第35頁(第1/2 頁)
執誼回答:&ldo;無第三人在場,何來實據?再說公議日甚,吾等行事還要小心才好。&rdo;
叔文急了,說:&ldo;不殺此賊,難昭天理!你處處迫於公議,懦弱猶豫,要壞吾等大事的!你難道忘了我們當初的約定了嗎?&rdo;叔文點他一句。
執誼臉色微紅,道:&ldo;執誼自不敢忘。執誼目前行事謹慎小心,並無他意,不外乎是力圖曲成吾兄之事而已。&rdo;
叔文嘆了口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已經有了一種預感,他一手扶植起來的宰相,可能將最終走到他的對立面。
劉闢事件是太子冊立後最危險的訊號,它至少說明宮內外兩方面都在緊鼓密鑼,蠢蠢欲動。&ldo;太子&rdo;這著棋沒有走好,帶來了難以逃避的一系列災難,叔文幾乎感到快沒救了。
&ldo;事並非完全絕望,&rdo;凌準對叔文道:&ldo;眼下貴近者熾焰囂張,攜失職之人有心把持禁中,竟不以天子為意而擅下矯詔,不外乎自恃有神策禁軍在手。如即取其兵權,奪其所恃,勢猶可挽回。&rdo;
叔文當然很同意此話,但又非常困惑。&ldo;此事先前商量,亦是主張極早進行,只是苦無機會。&rdo;叔文面色沉重。
&ldo;現在看來,此際正是千載良機!&rdo;
&ldo;哦?&rdo;叔文眼睛一亮,&ldo;請宗一兄明言!&rdo;
&ldo;朝內外心懷憎疾之人固多,但藉故亦只有一個,即所謂皇上沉疾未痊,請冊皇儲以固國本云云。今太子已冊,口實遂去,勢必有所鬆弛,若於不動聲色之間,命一位德高望重之臣出長神策京西諸城鎮行營,先奪其外,再逼於內,則事可成矣!&rdo;
左右神策軍系統除駐紮京師的直系之外,尚還包括京西北不少城鎮中的&ldo;神策行營&rdo;。本朝自安史亂後擴建神策軍以來,凡有叛亂之事,朝廷時常徵調地方駐軍攻伐,並以節度使帶&ldo;神策行營&rdo;名領之。比如當今與邊防關係密切的風翔節度和夏綏節度分別稱為&ldo;右營神策行營節度使&rdo;和&ldo;左神策行營節度使&rdo;。這些行營大都分佈在京城西北,所以凌準有&ldo;先奪其外&rdo;之說。
&ldo;此計甚佳,只怕無合適之人。&rdo;叔文已覺察到其中的妙處。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叔文在心裡感嘆。
&ldo;有,&rdo;凌準與劉禹錫、柳宗元事先已有計議,遂道:&ldo;範希朝可用!&rdo;
叔文心中一動,他知道這個人。在先帝德宗後期,擁兵節將自願人京述職的就只有這位範希朝,更早的時候大約在十幾年前也曾任過神策軍使。但叔文仍有疑慮:&ldo;此人靠得住?&rdo;
&ldo;範氏是近世名將,此人極樸實忠厚,斷不會因附中人強鎮。&rdo;劉禹錫也發表了看法。
凌準接著道:&ldo;昔年朱叛亂,弟與他同在寧,故極知其為人,不論別的,就看他前年累請朝覲,不以節鉞自重就可知道。再之,希朝又是神策舊人,若以其領外鎮行營,自是順理成章之事。&rdo;
此語一出,劉、柳等更都覺得有道理。
叔文考慮了幾天,終於下定決心,透過王伾、韋執誼和宮中的李、牛二人成功地完成了這一任命。果然,五月初三這天詔書順利下達,任命範希朝為&ldo;左、右神策京西諸城行營節度使&rdo;,出鎮奉天。朝中包括內廷的那些反對派對此雖然略有懷疑,但一想到範希朝以一代名將身份出使新職,不過是朝廷加賜功臣而已,也覺得沒有什麼。
但叔文不放心。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