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石念珠沒了影子,估計是出了咱們的鋪子登上馬車之後他就收起來了。”
應大掌櫃終於放下心來:“很好,接著說。”
小二習慣性地應一聲:“朱道長離開翠微齋後,直接走向西面的河邊大柳樹,裝有青花瓷瓶的木箱由玉虎道士捧著,可沒走到五十步外的周家巷口,裴夫人的丫鬟追了上去,我落後二十步沒敢靠近,但從丫鬟的手勢和隱隱聽到話語中,猜出她是詢問朱道長還有沒有水晶球?”
“果然,朱道長猶豫片刻,裴夫人和三小姐不一會兒也過去了,我隨即沿著河邊石欄悄悄靠近,聽到裴夫人向朱道長解釋說,她婆婆的七十大壽快到了,希望能買到件新奇賀禮,這回朱道長沒多想,從玉虎道士掛在胸前的小背囊裡掏出個五寸見方的精美木盒子,裴夫人和三小姐開啟一看,當即高興得叫起來,三小姐大聲說沒想到竟然是水晶觀音,太好了!最後……”
“打住!這水晶觀音你看清楚是什麼樣的沒有?”應大掌櫃似乎很意外。
“這回我悄悄站在朱道長側後的石墩上,離得近,太陽又好,看清楚了,盒子中那個比鵝蛋還大的水晶球渾圓剔透,中間竟然有座約一寸高如同白玉般的觀音像,在陽光下非常璀璨奪目,可惜沒能近看。”小二臉上滿是留戀之色。
應大掌櫃頗為意外:“沒想到朱道長竟然帶著這麼多寶貝,是我疏忽了,只顧盯著那串寶石念珠,唉……繼續說吧。”
小二用力嚥了咽口水:“三小姐太過高興,又笑又跳,走過邊上的幾個書生很快圍上來,裴夫人連忙關上盒子,數出十張百兩銀票塞進朱道長手裡,抱著盒子和三小姐樂呵呵鑽進跟在後面的轎子走了,朱道長邊笑邊搖頭,最後只是看一眼手中的一沓銀票,數都不數就揣進懷裡,很快走到河灣的大柳樹下,坐馬車前往靈應觀。”
“可經過朝天宮東北角街口的時候,馬車忽然在劉大善人家開設的粥棚前面停下來,朱道長和玉虎道士先後下車,繞過百十個等候施粥的流民,走進棚子裡和劉家派出施粥的幾個下人交談好一會,我連忙穿過流民中間靠上去,看到朱道長轉過身,從玉虎道士掛在身前的包袱裡摸出五錠十兩重的銀子,請劉家的下人代為購買糧食賑濟災民,託付完他轉身就走了。”
“劉家下人捧著五十兩銀子傻乎乎站在棚子裡不知所措,連句感謝的話都忘了說,離得近的幾十個災民明白過來,全都衝登上馬車的朱道長和玉虎跪下了,當時我也挺意外的,沒想到朱道長心地這麼好。”
應大掌櫃神色變得嚴肅起來:“這半年來,從淮北逃難過來的災民越來越多,城裡城外不下三千人,承載皇家榮耀而且富得流油的朝天宮和佛教聖地清涼寺,至今沒有辦過一次賑災善事,全都靠應天府衙和兩縣父母官百般說服城中富紳集資賑濟,唉!由此看來,這個朱道長的心胸非同一般啊!”
小二知趣地沒說話,他也聽不明白東家話裡的複雜含義,只知道朱道長的義舉值得尊敬。
“接下來朱道長去了靈應觀吧?”應大掌櫃接著詢問。
小二搖搖頭:“沒有,朱道長先是坐車到太平橋,買下五罈子洋河大麴,又買了幾大包鬆糕和兩大罐砂糖,這才坐車轉頭前往靈應觀,朱道長兩人進去的時候冷冷清清沒人招呼,等了好一會兒,才見兩個老道長領著四個小道士出來迎接,見禮完畢,幾個小道士把馬車上的酒和禮物搬進去,兩個老道長客客氣氣地請朱道長進去,大半個時辰後又客客氣氣地送出來,最後朱道長坐上馬車,直接趕往金川門內的馬車行與其他人匯合,我看著他們出城才趕回來。”
應大掌櫃對小二的表現非常滿意,當即答應三個月後結束他的學徒生涯晉升一級,小二高興得當即跪下磕頭致謝。
打發走機靈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