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3/10 頁)
認得你以來,跟你裴三公子結交,也從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可是前日在尉府上,我才發現,即便是遠在江湖,我一樣地脫身不得。你還記得我在平原王府跟你說過的話麼?”
裴明淮道:“記得。”
“不識晦朔,無意春秋,取足一日,尚又何求?”祝青寧笑道,“那時候我以為,我一是為師命,二是想見一見父母,方入此世,想走的時候總是走得了的。可我現在明白,早已是由不得我的了。我原本以為跟你結交併沒什麼,可那日若非是你,換了個人,怕早就被皇上殺了。”
裴明淮道:“你實在不必替我操心,皇上不會拿我怎麼樣。”
“我知道不必替你操心,也知道皇上不會怎麼你,否則你不敢當面違皇上的意思。”祝青寧道,“可我已經明白,我去見我母親就是個錯,姜優沒說錯。她當時欲言又止,我還沒鬧明白緣故,現在是懂了。”
他沒聽到裴明淮答言,便道:“你知道了?”
裴明淮道:“明擺著的事,即便我笨到想不出來,吳大神捕也不會想不到。”
祝青寧一聲嘆息,道:“你沒告訴旁人麼?”
“你是來求我不要稟告皇上的麼?”裴明淮笑道,“在鎖龍峽的時候我就隱隱想到了,能把同心之物送上谷公主,那就定然是互有情意。既有情意,那她自然要幫著自己夫君了。只是這上谷公主之毒一如她之美,心計之工手段之辣,我生平還沒見過第二個。殺養子就不說了,連你這親生兒子都能利用。”
“……別說了。”祝青寧低聲道,“雖是生身母親,我也不願再受她利用,做些並不甘願之事。只是畢竟是我母親,也求你網開一面,別稟告皇上。與天鬼這等干係,哪怕是京兆王的女兒,皇上也決不會容的。”
裴明淮道:“沒真憑實據,沒人動得了京兆王的愛女。但皇上知不知道另是一回事,我不說,不等於他不會知道。”
祝青寧聽他如此說,便知道是答允了,一笑道:“多謝了。既然如此,青寧就此別過。你那位曇秀大師說得對,我還是離這京城越遠越好,省得多生事端。”
裴明淮皺眉道:“曇秀?他又對你說什麼了?他那張嘴真是能說出蓮花來,你別理會他。”
祝青寧正要說話,忽聽得雲母屏風後蘇連叫道:“陛下,陛下,阿蘇求你了,我祖父對大魏忠心一世,你怎麼就不肯平他的冤呢?”
蘇連叫了這一聲後,又再不見響動,想是高熱不退,夢中囈語。祝青寧一怔之後,問道:“他祖父?”
裴明淮沉默半日,道:“崔氏。”
祝青寧這一回是怔了良久,方才慢慢道:“可惜了。”
“你是說阿蘇可惜了?還是崔浩可惜了?若說崔浩可惜,這話先帝倒也說過。”裴明淮道,“皇上說對蘇連講不明白,其實是蘇連永遠不想明白。先帝對崔浩雖有芥蒂,但也不算什麼大事,且先帝權柄在握,連滅佛這種事都說做就做,不慮後果,這樣的人也不會非得拿著一個崔浩去平宗室皇親的不滿。照我看來,還是因為他想清平政化。崔浩雖是大儒,可也是因精擅陰陽讖諱之說而深得寵信的,就連我老師,聽說他的圖讖之術連崔浩都及不了,只不過他不似崔浩那麼張揚罷了。”
祝青寧道:“佛圖澄也是一樣因方術而得石虎信賴的,但也一樣得了善終。我記得這位太武皇帝滅佛之時曾下了一道詔書,說得很是清楚,佛是西戎虛誕要滅,而圖讖陰陽也是異端,一樣的不容。其實他雖然太過激了些,但旨意本身是無錯的,天下大亂已久,早已禮崩樂壞,是該得正本清源。只是你們這位太武皇帝銳意武功,於文治上也太……太急躁了些,且天下哪裡是能沒想好就一試再試的呢?終至玉石俱焚。好歹也得循序而為!”
裴明淮淡淡一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