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秋收(第3/4 頁)
達到最頭上的1隊和12隊之間,由於1隊的飯來得早,他就在1隊蹭了頓飯。
既然是大會戰,當然要吃「大食堂」。
村裡最後一次大食堂,還是58年的事,之後大食堂取消,只在大隊部保留了一個招待客人的小食堂。
也就是現在各個小隊都闊氣了,今年的早稻和晚稻又都是大豐收,尤其是晚稻,種的都是雜交水稻,產量比以往大幅增加,生產隊才有底氣,在秋收的時候開大食堂。
集體餐的伙食還不錯,一盆鴨肉燉土豆丶一盆紅燒兔子燉蘿蔔,再來一盆泛著油光的紅燒肉,最後是用甑子裝的米飯丶和木桶盛的青菜雞蛋湯。
每人拿個大大的搪瓷碗,要吃多少自己盛,只要吃得下,不限量丶隨便裝。
其實這一年,盧家灣各家各戶的伙食都還不錯,不說天天吃肉吧,最少十天半個月的,也能吃上一回。
即便很多老人家勤儉慣了,有肉都捨不得吃,但也知道小孩子多吃肉才能身體好的道理,就沒有攔著。
有些家裡沒有老人的人家,更是一個星期就要嘗一回,要不是今年食品站豬肉供應充足,還沒那麼多肉票給他們吃,最後多半隻能吃自己養的那些雞鴨鵝。
養的豬是不敢吃的,吃起來容易丶養起來卻太難,何況年底還得交任務,如果任務完不成,會影響到飼養禽畜的草料配額……。
因此即便各家各戶的副業收入很高,卻沒人敢忽視生產隊下達的生產任務,糧食很便宜丶遠遠比不上養雞,也不敢不種糧,不敢不養豬。
還要有生產隊的指導,以生產貢獻為基礎進行副業資源的分配,社員們才沒有顧此失彼丶亂了頭緒。
也是日子過好了,今天的伙食雖然很好,大部分人並沒有表現出吃到躺下的勇氣,而是能吃多少吃多少,不餓著丶也不浪費。
陳凡吃飯快,在1隊炫了一碗,又跑去不遠處的12隊。
過去一看,伙食差不多,不過沒有做鴨肉,而是一大盆獐子肉。
陳凡當即點頭,「這個不錯。」
倒不是說肉不錯,而是用野味來做伙食,不影響養殖的東西賣錢。
在這邊也狂炫了一碗,隨後將飯碗還給1隊,稍作休息之後,機器的轟鳴聲再次響起。
陳凡也不騎馬了,讓兩匹馬都自己回去,他則安步當車,就當消食,慢悠悠地走回去。
秋收當然不只是收割。
稻穀收割完丶就地用打穀機脫粒,隨後輪到一輛輛的板車上場。
將脫粒完的穀子鏟進籮筐裡,再將籮筐抬到板車上。
有的板車有騾子丶驢丶馬做苦力,有的板車有人做苦力,一輛輛的板車在通往各個小隊的路上蜿蜒前行。
(挑稻穀的籮筐)
陳凡湊過去拍照,順便看了看稻穀。
與早上還是稻穗時丶看上去金燦燦的穀子不同,脫粒過的稻穀,就能看見底部還有不少青綠色,這代表穀子還沒有完全乾透。
稻穀運回去之後,需要經過晾曬,使得水分蒸發,才能達到糧管所的入庫標準。
而且除了穀粒,裡面還有不少稻穗丶甚至桔梗,這些雜物也都要經過多次處理,才能清理乾淨。
所以一場秋收,收割只是開始,後面的事情還多著呢。
只是相比以前,現在的農活不知道輕鬆了多少倍。
另外,秋收也不是隻有稻穀。
或者說,以前的秋收主要是收割稻穀,以及少量的雜糧,而現在的盧家灣,除了稻穀之外,在一部分坡地上,還種植了不少經濟作物。
黃麻丶菸葉丶甜瓜丶玉米丶……
份量不多,種類卻不少。
這個也是受了陳凡的影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