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複試還是小意思啦(第1/2 頁)
斗轉星移,轉眼就到了會試大考之日。那餘音喬等人陪著孫招遠,到了貢院。
餘音喬道:“我已知你是個才子,只是在這貢院,皆是經過各州比拼才到了這裡,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天下大儒,那些半吊子,連問題都審不準,不知出自哪個史實哪部經書的水貨,早已出局。你進去後,切不可輕敵草率,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且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最終也都是看那閱卷考官的喜好,確定排名。若是最終入不了圍,也沒甚要緊,我們都還年輕,有的是機會,你看那些考生,還有年過半百的呢。留得青山在,終會有柴燒。”
金飛道:“不管怎地,賢弟還是好生作答,切不可掉以輕心,若是此關過了,後面定是榮華富貴,我三個兄弟,也有個指望。”
孫招遠並不答話,只點點頭,心中不停想著溫習的功課。他也知道這裡都是強手,若是沒有墜馬受傷,他是不怕的。以前一目十行,無論再難的書,只讀一遍,便可記得,不止記得,更將書中隱藏精髓,皆細細品出。可現在再讀書,卻要仔細看好幾遍,那書中隱藏資訊,卻是有些能夠品出,有些卻不知線索。
孫招遠雖覺苦惱,卻下了以前十倍苦功,還是將所考之書,盡皆讀透。對於此科大考,他有極大信心,卻並無運籌帷幄必勝把握。
開考時候到了,那貢院大門徐徐開啟,出來十個手執禮炮,穿紅色喜慶衣裳的小吏,只聽一個身穿大禮服飾的官員,出來大聲宣道:“上天親澤,皇上隆恩,今科大考正式開考,各位士子入內,沐浴更衣。禮炮迎士子,放炮。”
一語落地,禮炮皆響。各州舉人及國子監監生入內,沐浴更衣,換上考試衣裳。
這次卻又是好巧,孫招遠的旁邊,又是那惡少錢一男。錢一男已知孫招遠未被暗殺,臉上裝作不知,內心按捺住殺他之心,想來在此重要場合,不能節外生枝,只是心道:“過了這等重要時候,再做打算。”
孫招遠雖已知錢一男指使人暗殺於他,也不道破,那面子上,也還溫和,只是內裡,卻提起了百個小心。
考生依次排隊,分成三十列,每行六十人,進了貢院大院。大院內立了一個大臺。上面已坐了各個監事主考,連那王有銘,也從永安州緊急趕來,領了這個差事。一個官員道:“吉時已到,請本科大考總裁,機要大臣金德哈大人代表聖上,為士子訓話。”
話畢,金德哈上臺,挺直了身板,道:“承蒙皇恩浩蕩,本科正式開科大考。士子乃是天下根基,朝廷未來棟樑,皇上對擇優選士甚是看重,委派本官擔任本科大考總裁,統領識人推舉之重任,本官誠惶誠恐,但求殫精竭慮,求得賢才,以報朝廷,以報聖上,以報社稷。各位士子,務必發揮所長,將平生所學,盡皆展示,我等必定仔細認真,驗明汝等學識,公正排名,擇優錄取。必不辜負眾士子寒窗苦讀之艱辛。”言畢,眾士子皆下跪,口中稱善。
各個士子考生便按照排好順序,進到各自考試隔間,開始作答。
孫招遠開啟試卷,看那第一題,赫然寫道:“士先器識,得‘文’字。”
孫招遠心內道:“這是何意?士人要首先有器識,才能得文的綽號?”轉念一想,前言不搭後語,極不通順,又仔細研讀良久,方才知此題出的甚是狡猾。
此句應出自《新唐書·裴行儉傳,“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原意為士人要走得遠,必定要先有氣度,後才是文采。這題去了前因,變了結尾,做得題目四不像,若是一般人等,便落入出題人圈套,亂答一氣。
孫招遠解出題意,便將歷史名人有氣度又有文采之人,好生誇獎一番,那些有才氣卻無氣度之人,好生貶損了一番。此題便解了。
孫招遠看那第二題,寫道:“若你是前朝大臣,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