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入等授縣尉(第1/2 頁)
於是高嶽提筆,洋洋灑灑將二道判文各自寫了出來,唐朝時的判文其實就是賦文的變種,依舊要講究駢儷對仗,這時高嶽不得不感謝吳彩鸞,之前讓他寫書儀,真的可以鍛鍊到這方面的能力。
而其他書案邊的選人們,大部分都在愁眉苦臉,有花錢行賄的則一副等米下鍋的表情,但令狐峘與董晉二位考試官卻始終目光如炬,不讓任何人有抄襲書策或交頭接耳的機會。
季春溫暖的陽光投射下來,照得高嶽眼前的紙卷半明半暗,高嶽不斷地微微挪動胳膊,把紙張偏移著,方便走筆。
不久,急促鉦聲陣陣傳來,令狐峘與董晉同時站起,讓吏員開始糊名收卷。
這時解孝集才走到高嶽之前,對他使了個眼色,高嶽會意,即刻將寫滿的判卷呈上,孝集迅速看看,便自腰帶所夾處抽出張糊紙條來,乍一看和其他的沒有什麼不同,將高嶽判卷的名字給封好,而後點點頭,便走向下一張書案。
所有選人的判卷收齊後,令狐峘大聲讓吏員抱案入廳,並繼續將廳鎖住,他和董晉兩人和四名書辦筆吏要在裡面批閱定分等級。
說完,令狐峘和董晉走在前面,抱案的數名堂吏慢吞吞跟在其後,走的過程裡,一些判捲上的糊名紙條在日光照耀下,很快泛出點點青黃色斑跡,這些吏員互相使著眼色,便將這些判卷迅速集中到一人手裡:這嫻熟的動作絕非一日練就,讓令狐峘和董晉根本沒察覺。
很快在鎖住的廳內,令狐峘與董晉繼續端坐,時不時閒聊兩句,督察書辦筆吏們初改——平判入等的批閱和現在差不多,由筆吏先批改好,主要看選人的卷子有無明顯硬傷,然後再將其交給考試官最後審定,令狐峘和董晉現在都是顯要官員,自然不會做親自一張張閱卷這種瑣細之事。
堆積的判卷裡,解善集的另外名堂兄仁集很快拿到了高嶽的:是另外名書辦悄悄而迅速地自書案下塞來的,身份是按照糊名條上面斑跡的數量確定的。
解仁集本是舍人院當差的胥吏,當然在錢的運作下,便被特意抽來,協辦吏部南曹的平判入等。他先是拉開高嶽的捲軸,果然發覺二道判文雖文理可採,但「書」這一項卻稍微欠差,很快抽出份一模一樣的白紙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高嶽的判文用清秀工整的小楷謄錄好,再掏出份正常的糊名紙貼住,偷梁換柱一氣呵成。
令狐峘和董晉其實也不是不清楚這幫吏員在夾帶私活,可官和吏間的關係就是這樣,便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最後筆吏們將「優異超絕」的判卷畢恭畢敬地交到令狐峘的案前。
令狐峘挨個撕開其上的糊名條,待到看到個「高」後,笑了笑,手略為停頓下,接著用力一揭,果然是高嶽的判卷。
司封郎中看看,便推給身旁的董晉,董也細細讀了下,便點後微笑,同樣表示認可,隨後令狐峘便提起硃筆,在高嶽判文上打個圈,而後寫上:「前進士高嶽書、判可入高等,謹察。
司封郎中令狐峘太常少卿董晉」
下午南曹中堂內,高嶽和其他選人又聚集起來,接受二位考試官「身言」的考察。
自然這個不需要行賄,高嶽收拾收拾,還是能達到薛瑤英眼中的「及格線」的,令狐和董兩位也都沒有什麼異議。
「一日門生(吏部選通常只考一天,故而選人對主司自稱為一日門生)高嶽,謝二位主司陶鑄。」高嶽拱手朗聲應答道。
「嗯。」董晉不斷點頭,而令狐峘要冷淡些。
身言判斷完畢後,令狐、董二位便按照選人各自的成績開始注擬所授官職。
「先前渭南縣上下都因秋霖毀田不報之罪,遭聖主罷黜,聖主痛定思痛,要求吏部選裡的優異者直接送赤畿緊要之縣充尉,以字子民,這高嶽依我看,可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