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5 頁)
人,我們會感覺到生疏。
所以,生活中經常出現一些“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事情。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叫做“鄰里效應”。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關於“鄰里效應”的實驗。
20世紀5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對麻省理工學院17棟已婚學生的住宅樓進行了調查。這是些二層樓房,每層有5個單元住房。住戶住到哪一個單元,純屬偶然,哪個單元的老住戶搬走了,新住戶就 搬進去,因此具有隨機性。調查時,所有住戶的主人都被問道:在這個居住區中,和你經常打交道的最親近的鄰居是誰?統計結果表明,居住距離越近的人,交往次數越多,關係越親密。在同一層樓中,和隔壁的鄰居交往的機率是41%,和隔一戶的鄰居交往的機率是22%,和隔三戶的鄰居交往的機率只有10%。多隔幾戶,實際距離增加不了多少,但是親密程度卻有很大不同。
可見,與人交往得越多,你們的關係就越親密。因此,有個心理學家開過這樣一個玩笑,他說,如果你想追一個女孩子,千萬不要每天都給她寫信,因為她有可能因此而愛上郵差。
因此,我們要想與人建立親密關係,需要主動與人多接觸,多聯絡。每與人多接觸一次,他人對你的印象就更深一點。
對於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來說,或許懂得這個道理,但是困難的是,不知道如何主動跟人聯絡,如何主動與人保持聯絡。也有很多年輕人委屈地說:“我不是不友善,我只是太害羞了!”或“我很好相處,只是不好意思找你!”的確,“害羞”、“不好意思”,都是我們與別人溝通的“心理障礙”,我們一定要把它除去。
在公司裡,夏利是個人人羨慕的角色:大學剛畢業就當上了“總秘”,成了離老闆最近的人。“你的工作最接近高層,最容易得到老闆的歡心,也最容易高升。”同事們的說法讓夏利著實興奮了一陣。
夏利是在一個比較優越的環境下長大的,爸爸是一家企業的領導,媽媽是機關幹部。因為父母的關係,身邊的人對她都是客客氣氣的。從小學到大學,她在別人的讚揚聲中長大,不懂得什麼是“迎合”;向來是別人逗她說話,她卻不知道如何在交談中尋找話題。
20幾歲要懂的7個社交心理技巧(8)
正因如此,進入公司一個月後,她開始為如何與領導相處犯了難。不管怎樣下決心,有很多話她就是說不出口,哪怕是一些很正常的話,在她看來那都是在討好老闆。一開始老闆還對她問長問短,而她除了有問必答外,也絕不多說什麼。漸漸地,她發現老闆不太和她閒聊了,即使說話,也侷限在工作範圍內。工作剛開始,她和老闆的關係就陷入了僵局。
要利用生活中的鄰里效應,增加你和他人的親密程度,首先,就應該主動地跟人打招呼,主動地與人建立聯絡,少一點心理設防,有事沒事跟朋友常聚聚。
打招呼是一種好習慣。
有一家保險公司曾對20歲至49歲的人進行“人生課題的意識調查”,結果發現,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認為,“結交朋友”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可有趣的是,人都有“惰性、怯性”,都習慣於待在一個“舒適區”裡,而疏於主動結交朋友、也少主動與朋友們聯絡;每個人都渴望認識好朋友,卻吝於“先給予、先付出、先主動”伸出友誼之手。
很多人不願意主動打個電話問候朋友。
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小美十分受人歡迎。她個性開朗大方,一遇見認識的人,即使只是點頭之交,有時甚至根本不太記得對方的名字,她都會一一朗聲向對方問好。也許一開始跟她不甚熟悉的“普通朋友”會被她爽朗的招呼方式嚇一跳,但是一次兩次之後,無形中便製造了廣大人脈的機會,也是一種基本的社交禮貌。當然,小美並非每次向別人打招呼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