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防禦性收購(第1/2 頁)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雲惟遲有賣的想法,林楓也有買的想法。
兩人都不是不痛快的主。
交易達成的很迅速。
看了看四合院的情況沒什麼問題,直接達成協議了。
3億元林楓一次性就付清了。
而云惟遲也乾脆一堆傢俱、字畫什麼的也都一股腦送林楓了。
其中不乏一些名人字畫和名貴珍品之類的。
林楓估計這些字畫也價值上千萬了。
但畢竟三個億是一次付清的。
光存銀行吃利息也夠雲惟遲額外回流資金了。
更遑論還有很多別的資金回流的手段。
也無所謂誰虧不虧。
說起來國內自然沒有避稅的道理。
有一說一,這種3億元的大額度資金交易,繳稅還真是猛。
不過直接從合同金額裡面扣的。
而且明顯賣家繳稅更多。
搞得雲惟遲都有點肉疼:“林子啊,我們這是光繳稅就繳了上千萬嗎?”
“是啊,不應該嗎?也算是為國家做貢獻了。”林楓倒是無所謂這些。
而且比起國外的情況,國內一次繳稅之後之後的七十年基本不用為稅務問題發愁。
國外的每年避稅都得處心積慮。
想到了什麼,林楓說道:“對了,你要是心疼這上千萬稅,你就把先前你說你搞得那個電商軟體賣給我好了。”
雲惟遲大義凜然地說道:“繳稅是為國家做貢獻,這點覺悟我還是有的。我怎麼會心疼呢?”
“對了,你買那個電商軟體幹什麼呢?
國內根本不可能的,老登說了他在一天,就不可能讓這樣的軟體從國內上……
等等,你是打算國外搞起來嗎?
可是國外亞馬遜啊什麼的都挺成熟的了,你搞能有什麼前途。”
林楓心說,搞產品又不一定非得搞得和大廠分庭抗禮才可以。
只要你能搞到大廠覺得有威脅就足夠了。
國雖然反壟斷法高懸。
但資本想要賺最大化收益就是得追求壟斷。
沒有競爭對手那就是事實性壟斷。
小企業搞到大廠覺得有威脅,直接一波招安。
或者說掐滅性收購。
為了阻止潛在威脅增長,直接收購之後就關停。
這種收購就是掐滅性收購。
此外還有防禦性收購。
類似的例子在國不勝列舉。
當然,在這樣情況下,
很多小的企業就奔著這種掐滅性收購和防禦性收購去的。
畢竟與其自己費盡心機經營賺幾個辛苦錢。
哪如直接被對手一波十幾億美元甚至幾十億美元的收買划得來呢?
而云惟遲搞得那個軟體呢有點像一個品牌專賣類網站。
有點類似於早期的毒app,就是後來的得物app。
雖然看似跟風,但也不至於說毫無新意。
林楓感覺在海外會有一席之地的。
林楓擺了擺手說道:“這你就別管了,賣不賣?”
雲惟遲問道:“你打算出多少?”
“一千萬。”林楓伸出一根手指說道。
雲惟遲眼前一亮:“美元嗎?”
林楓白了雲惟遲一眼。
“想什麼呢,當然是人民幣。”
雲惟遲坐不住了:
“我去,你1000萬人民幣買了,然後準備轉手搞到外國賺dolr?
以你的號召力隨便搞搞也能賺上億美元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