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2/3 頁)
利條件。
除了其他的條件以外,他又引證說,只有這一面月球能夠觀測日蝕,因為必須月球居於地球另外一邊的時候,才能夠發生這樣的現象。由於地球居於太陽和月球中間而引起的日蝕可以延長到兩個小時,而且,由於地球大氣層的折射作用,地球好象是太陽上的一個黑點。&ldo;這樣說起來。&ot;尼卻爾說,&ldo;這個看不見的半球得不到大自然的寵愛,到處總是吃虧咯。&rdo;
&ldo;是的,&rdo;巴比康回答,&ldo;但也並不完全吃虧。因為月球的一種天平動,也就是對它的中心的擺動,月球能夠向地球露出一半超過一點。它好象一隻鐘擺,重力中心往往偏向地球方面,並且發生有規律的擺動。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擺動呢?這是因為它的自轉運動速度相等,可是它沿著環繞地球的橢圓形軌道作公轉運動的速度則時快時慢。在近地點時,公轉速度占上風,於是月球露出西面一小部分面積。在遠地點時則恰恰相反,自轉速度占上風,於是月球露出東面一小部分面積。它有時在西面有時在東面露出的這塊紡錘形面積寬度約為八度。因此我們能夠看到的月球面積為總面積的千分之五百六十九。&ot;
&ldo;沒關係,&rdo;米歇爾回答,&ldo;如果我們也變為月球人的話,我們就住在能夠看到的一面好了。我呀,我喜愛陽光! &rdo;
&ldo;可是,&rdo;尼卻爾反駁他,&ldo;按照某些天文學家的說法,月球大氣層都凝結在另外一面呀。&rdo;
&ldo;值得參考,&rdo;米歇爾簡單地回答。
這時候早飯已經結束,三位觀測家於是又重新回到他們的崗位上去。他們熄滅了拋射體內所有的燈光,努力透過黑暗的舷窗向外看。但是除了一片黑暗以外,沒有一絲亮光。
巴比康念念不忘的是一個無法解釋的事實。拋射體從這樣近的距離‐‐大約五十公里‐‐穿過,為什麼不會降落呢?如果它的速度很大,我們還可以理解。現在,它的速度已經相對地降低,可是仍然能夠抵抗得住月球的吸力,這就無法解釋了。拋射體會不會受到另外一種力量的影響呢,難道另外有一種物體能夠使它保持在以太裡不下降嗎?現在已經很明顯,它再也不會在月球上什麼地方降落了。它要到哪兒去呢?它要離月而越來越遠還是越來越近呢?它會不會在這漆黑的黑夜裡被帶往無限的空間呢?所有這許多問題都使巴比康憂慮不安,可是他又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