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各般心思二(第1/3 頁)
「咱們也有麼。。」
那幾名反水帶路的前官軍,不由的有些驚喜包含著細微激動的,看著手中黃澄澄的成串銅錢。
「為什麼會沒有。。」
周淮安不以為然的道。
「雖然你們還沒加入義軍,不能拿餉錢。。」
「但是眼下的出力和功勞,也該得到犒賞的。。」
對方數人的表情頓然變得有些複雜,又有些欲言又止的樣子。
「接下來,我可言給你們兩條路子。。」
周淮安繼續道。
「一條路是就此和我們撇棄幹係。。」
「反正義軍沒有知道你們作為的活口了。。」
「有這些錢做路費,再送你一份乾糧,就此回家去遠離是非好了。。」
對方的表情頓然變了數變,而很有些難以置信的樣子面面相覷起來。
「還有一條路子就是繼續跟著我們幹。。」
周淮安不以為意的繼續道。
「該有你們一份的自然都有,不過也要遵守我的規矩和章程。。」
「尤其是不能把舊日軍中的做派和習氣,給帶過來。。」
「我們謀取的乃是窮苦人家的活路和福祉,」
「區區殘虐百姓得來的榮華富貴,還真不放在我輩眼中呢。」
周淮安原本以為對方會知難而退,或者多少猶疑和思考一下再說。
「那我這條命就舍給您驅馳啦。」
對方捂著這串銅錢,突然有些激動的跪倒下來。
「又何須如此。。」
周淮安當即將其扶起來。
「只要你真心實意為義軍做事,就是我們的自己人了。。」
「還是和我說是,你之前那邊的情形吧。。」
周淮安繼續安慰道。
「管頭想知曉什麼,我定然知無不言的。。」
對方露出個恍然的表情來連忙道。
「話說,你在官府那邊日子過得不好麼。。」
領頭的這個叫鍾翼,一個使槍的前官軍小校,身材高瘦面板還算白淨,原是中等戶人家出身,還能供他識字和學習些拳腳槍棒。只是在父母死了之後他覺得自己不善營生,就乾脆變賣家業去投軍,以謀取功名光大門楣;
但是現在的世道已經不是當初「功名只向馬上取」,崇尚拓邊進取的大好時代;就連想要考取武舉也要講究門第、背景和出身,或是可以奉獻出來的資材;
而相較戰火紛爭不斷方便在任何一家門下,博取軍功的北地,或又是相對富庶而穩定的江東諸道。相對窮困貧瘠的閩地八州,也不是什麼供養得起較多軍隊,或是謀取相應資序的好地方。
故而,他最後因為還算相貌過得去的緣故,只能在福州觀察使的麾下,做了一個從當出入跟隨儀仗的轅門小校;這次接替名帥高駢的繼任鎮海節度使周寶,決定對流竄的嶺南的賊勢「廣募勇士以刺之」,殘破的閩地各州亦不能例外。
於是,自請隨先手人馬前往嶺東道,才得以破格輟升一階官身;但是戰場和敵人都與他想像到的實在相去甚遠,除了在那些土團的帶領下不停的殺人和搶東西之外,甚至做一些侵軋、火併的勾當之外,就沒有其他可以稱得上功勞和名聲的地方。
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後續補給船隻帶來的訊息。出身名門鄭氏的福州觀察使鄭鎰,雖然貴為當朝宰相鄭畋的族親,卻是闇弱無能之輩。在黃巢軍南下之後甚至沒法收攏對方匪亂橫行的局面,而被地方豪強出身的黃連鎮鎮將兼團練副使陳巖,乘機據有了福州城將其架空起來,而導致他最後一點回歸的退路也沒有了。
而且,雖然他使得一手好花槍,只是因為日常用不起馬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