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比帝王大十歲的貴妃40(完)(第1/2 頁)
大臣們一聽,的確如此,忠親王說得對,還是好好輔佐皇上吧。
虞媚兒事後聽到是忠親王幫忙,特地讓小春子送了禮物去忠親王府,並留下話:小世孫聰明機智,可入宮做太子陪讀。
忠親王喜得合不攏嘴,心道貴妃娘娘真是個大好人呦。
世子年紀已大,沒有什麼才華,忠親王準備培養孫子,孫子能跟著太子混,以後他們這一脈不用發愁了。
轉眼已到宣和五年七月,貴妃娘娘生了雙胞胎男孩,普天同慶,皇三子梁韜、皇四子梁略封定王、景王。
加上皇長子,皇帝已有三個男孩,大盛江山穩如磐石,再也沒有人說皇上子嗣稀少了。
孫太后特地給先帝燒了好多金元寶,說道:“哀家也算對得起你了,恪兒已有四個孩子,我到了地底下也能直起腰了。”
皇帝抱著孫太后,“母后,這些年讓你費心了,以後你不要操心了,好好陪著孩子。”
孫太后抹著眼淚說道:“娘知道了,媚兒是個好的,你好好對她。”
皇帝點頭應道:“虞姐姐恪守本分,對兒一心,兒子很喜歡她,日後也不會再納人了。”
孫太后責怪道:“你還想納人?想得美,媚兒一人頂所有人,有她陪著你就行了。”
皇帝眉開眼笑:“好,都聽母后的。”
到了九月,臨安府突然上旨說道:“有大疫,百姓死傷無數。”
整個朝堂急成一團麻,紛紛請旨,讓皇帝快點派人去臨安府治疫。
皇帝聞訊,面色凝重,深知此疫非同小可,關乎國計民生,遂即刻召集文武百官於金鑾殿,共商對策。
他沉聲道:“臨安府疫情肆虐,百姓受苦,朕心甚痛。諸位愛卿,可有良策速解此難?”
張御史出列,躬身行禮後言道:“陛下,當務之急,一是派遣醫術高明之太醫前往臨安,攜帶足夠藥材,設立醫館,救治病患;二是加強疫情區域的隔離措施,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三是調撥糧草物資,確保受災百姓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四是廣開渠道,收集民間有效防疫之法,集思廣益。”
皇帝點頭讚許,隨即下令:“命高芳為巡撫,主持治疫之事。即刻從太醫院選派十名醫術精湛的太醫,攜朕之旨意與充足藥材,星夜兼程前往臨安。同時,命戶部調撥銀兩與糧食,工部協助搭建臨時住所,以供隔離之用。兵部則需加強沿途治安,確保救援隊伍安全通行。此外,朕將親筆書信一封,號召天下名醫志士,共赴臨安,共克時艱。”
虞媚兒聽到這個訊息後,從系統想想那裡兌換了一本防疫手冊,立即讓後宮之人制作口罩、防疫服等,並安排御膳房做一些肉乾、大餅、醃菜,可用於長期儲存。
貴妃娘娘主動捐款捐物,裁減宮中開支,皇帝也跟著貴妃的步驟走,大臣們有樣學樣,捐款捐物。
旨意下達,前廷後宮迅速行動起來。
太醫們帶著充足的物資,踏上了前往臨安的路途。
沿途,他們一邊趕路,一邊向百姓傳授基本的防疫知識,安撫民心。
臨安府內,隨著朝廷的援軍與物資陸續到達,局勢逐漸得到了控制。
太醫們迅速設立起臨時醫館,對病患進行分類救治,同時研究疫情源頭,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官府則加強了疫情區域的封鎖與消毒工作,確保疫情不再蔓延。
此外,臨安府的官員們還積極動員百姓參與防疫,組織志願者隊伍,協助分發物資、宣傳防疫知識、照顧病患家屬等。
一時間,臨安府上下一心,共同抗擊疫情。
經過數月的艱苦努力,疫情終於得到了有效控制,臨安府的百姓也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