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第4/5 頁)
:“家父隨大將軍在烏程作戰,尚未回來。”
葛恪若無其事的應了一聲,再也不說話。朱異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得把目光投向諸葛瑾。諸葛瑾知道諸葛恪有話要說,便擺了擺手:“有勞你稍候片刻,我隨後就來。”
朱異應了一聲,退了出去。諸葛瑾這才皺著眉頭對諸葛恪說:“怎麼,你擔心什麼事?”
“父親,我不知道大王召你去幹什麼,不過,如果不知道越王的確切訊息,你最好不要攬這件事上身。”諸葛恪嚴肅的說道:“大虎公主可不是什麼講理的人,大將軍是她的舅公,她多少還能給你面子,你可沒有這樣的面子。”
諸葛瑾點點頭,有些不太高興。他雖然能力不突出,但是為人處事很有一套,孫權發火的時候沒多少人敢勸,但是他敢勸,而且往往能勸成。這次孫魯班帶兵“清君側”,在他看來,也就是派一個使者去說兩句好話的事情,孫權偏偏要讓步騭帶大軍去攔截,硬是把事情弄僵了。只是孫權不讓他去,他也不好主動要去,現在孫權要求他了,他怎麼還能往後縮。諸葛恪勸他暫時不要急,他頗有些不以為然,只是一向知道兒子的才智,這才沒有直接否決。
諸葛瑾換了衣服,跟著郎官們來到吳王宮,見到了臥病在床的孫權。孫權強撐著坐了起來,臉上的汗雖然已經擦掉了,但臉色卻非常不好,嘴唇也沒什麼血色,眼神很無力。看到諸葛瑾,他強擠出一絲笑容:“子瑜,你在家好自在。”
諸葛瑾拘謹的一笑:“承大王天威,天下無事,臣方能做個太平丞相。”
“天下無事?”孫權淡淡一笑:“天下無事,家中有事,我……唉,真是慚愧啊。”
諸葛瑾沉默不語。這兩年吳國的確可以算得上太平,有越國在側,吳國在賦稅上不敢過苛刻,生怕把百姓逼急了,再次發生大面積的流亡事件,有了這樣的壓力,不管是孫權還是眾將,都還知道寬待百姓,主要透過經商來聚斂財富,雖然日子過得緊一點,但還算安穩,吳國持續了幾十年的民亂也消停了不少,他這個丞相的確可以說是個太平丞相。吳國的亂在於太子之位,而這些都是內庭的事,不歸他這個丞相管。
“洛陽有詔書來,你幫我參
謀參謀。”孫權動了動手指,讓谷利將詔書遞給諸葛瑾。諸葛瑾接過詔書,愣了一下,詔書似乎被人捏過,看來孫權的心情不太好,一定不是什麼好事情。他立刻開啟詔書看了一遍,見到孫紹已經得勝回朝的事情,想起諸葛恪的分析,不禁眉梢一跳,一絲喜色剛剛露了出來,隨即又恢復了平靜。
看完詔書,他將詔書輕輕的放在桌上,向前推了推,安靜的跪著。
“你怎麼看?”孫權問道。
“這麼大的盛事,理當參加。”
“誰去?”孫權追問了一句。
諸葛瑾猶豫了,天子詔書指定了要三個王參加,可是孫權既然這麼問,顯然是不想去丟人了。大王不去,也不是不可以,太子去就是了,可是現在太子還沒定,聽說王夫人為這事天天和孫權鬧彆扭,他又如何敢提這事。
孫權斜睨了諸葛瑾一眼,嘴角顫了顫,似乎早就預料到諸葛瑾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似的,他咳嗽了一聲:“元遜在家幹什麼?”
“讀……讀書”
“讀什麼書?”
“新……山海經。”
“是最近的那一期嗎?”孫權勾了勾手指,谷利從旁邊的書案上取過一本書遞到諸葛瑾面前,諸葛瑾看了一眼,連忙點頭:“正是。”
“哼哼。”孫權笑了一聲:“現在後悔了吧,當初讓他去他不願意,要不然的話,這次在薩珊揚威,以他的本事至少也可以封個侯吧。”
諸葛瑾沒吭聲,心道你什麼時候讓他去了,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