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 頁)
風典為迅將軍,李承元為徵西將軍,趙禮為右擊將軍,李年為討北將軍,孫世康為協贊將軍,陳泯為鎮東將軍,田之秀為虎賁將軍,**為圖南將軍。
且說闖王商定了許多偽職,即差銳將軍容天成、左先鋒苗人鳳、右先鋒祖有光統兵十萬先去攻殺河南。當下制將軍李巖對闖王李自成道:“吾主欲圖大事,必先尊賢禮士,禁暴恤民。”又道:“目今雖雲朝廷失政,只是先世恩澤在民已久,近因年荒餉重,官貪吏猾,是以百姓如陷湯火之中,故此在思亂。我等欲收民心,須是假託仁義,佯言大兵到處開門納降者秋毫無犯,在任好官仍前管事,曾經酷虐人民者勘實即行斬首。一應錢糧比原額止徵一半。那時百姓自然樂從,還要簞食壺漿,叩迎馬首。”
自成聽說喜得眼花沒縫,無不依計而行。即令李巖前隊。李巖又用一計暗差心腹多人,扮作客商,四下傳佈說李公子仁義之師不殺不掠。叉編成口號教導小兒們歌:“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
一回來這些百姓連遭荒欠,又遇官府橫加苛斂,今聽了這幾句童謠,恨不得李公子之早到。只是愚民認李公子就是闖王,卻不曉得是一正一付
計六奇編輯《明季北略》時,把這段情節分成兩條,在題為“賊將官銜”的條目下,逐名不漏地照抄上述名單,只是把劉崇文改為劉宗敏,容天成改為谷大成,管無昏改為管撫民,李年改為李牟,田之秀改為苗之秀,並把各人名字下面的為字一律刪掉。
然後加了一段按語:“以上官銜,俱自成初時所定。後入荊,復定九等。至姓氏俱有隱誤者,予雖改正~二,猶未盡核也。當俟付梓時,悉取諸書與同志細核之耳。然野史所紀瑣事,頗多實者。”
名單下面的一段描寫,計六奇經過文字加工,編成“李巖說自成假行仁義”一條:修飾後的文字如下:
自成既定偽官,即命谷大成、祖有光等率眾十萬攻取河南。李巖進曰:“欲圖大事,必先尊賢禮士,除暴恤民。今雖朝廷失政,然先世恩澤在民已久,近緣歲飢賦重,官貪吏猾,是以百姓如陷湯火,所在思亂,我等欲收民心,須託仁義,揚言大兵到處,開門納降者秋毫無犯,在任好官,仍前任事,若酷虐人民者即行斬首。一應錢糧,比原額止徵一半,則百姓自樂歸矣。”
自成悉從之。巖密遣黨作商賈,四出傳言闖王仁義之師,不殺不掠,又編口號使小兒歌日:“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又云:“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時比年飢旱,官府復嚴刑厚斂,一聞童謠,成望李公子至矣。第愚民認李公子即闖王,而不知闖王乃自成也。
李巖曾舉孝廉,其父精白,尚書也,故人呼巖為李公子。
應當承認,經過計六奇加工的文字,小說氣味確實大大減弱,給人以頗合史裁之感。
從他在“賊將官銜”一條後面加的按語來看,是把《定鼎奇聞》當作野史,並且認為“所紀瑣事,頗多實者”。
《定鼎奇聞》能否算野史,內容是否“頗多實者”?
對這個問題作出正確回答並不困難。
只要把李自成起義軍在崇禎十三年底進入河南以前的情況同它略加對照,就一目瞭然了。
崇禎十一年李自成義軍在優勢的敵軍追擊下,連續遭到重大挫折,剩下的部眾約一千多人。
在這以後的兩年裡,李白成起義軍活動於陝、川、鄂三省交界的深山老林,避免同明軍正面作戰。
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大義凜然地頂住了農民戰爭中投降受撫的逆流。這同蓬蒿子所描寫的大封官職、派兵十萬攻取河南簡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