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公欲渡河(第2/3 頁)
,從徵發。眾人若是去此,多是自投羅網矣。
伏牛山者,有毛葫蘆之患。從元末起,“毛葫蘆”聞名天下久矣,聲望猶在少林武僧之上。其為兵也,裹足纏頭,長槍大矢,殺人為業。只因其以獸皮為矢房如瓠,故號“毛葫蘆”軍。據於此處,利害各半。既有募兵之利,又有被圍剿之患。而其山又不夠高,其谷亦不夠深,守與此處,自古未聞有成功者也。
唯有太行之地,山高林茂,官軍不可及也。自古以來起兵者,多以此為根基。嘉靖年間便有人在潞安府起義,歷時三年,朝廷方才平定,足見其地之險要。
馬陳二人本以為憑此策足以壓服趙魚頭,沒想到這廝上次獻策之時,居然已經早已提出。不過,幸好此策有些許瑕疵,不知其人如何應對。
這時眾人果然紛紛問道:“可是這洪水滾滾不退,又無舟楫,如何過河?”
眾人正在疑惑之間,卻突然聽到河上有歌聲傳來,眾人扭頭一看,卻見水面星星點點,竟是船隻燈火。
眾人不由大驚,正值洪水之時,水情與平時不同,此時很少有船伕敢下水渡河,更何況是夜晚呢?再則,前些日子洪水突發,又不少舟子人船皆覆,安有全者?便不由紛紛問道:“此何人也?何其膽大也,安得渡河?”
“主公乃真龍也,自古未聞龍為水所困也。此來相助者河神也,聽聞主公有難,特來相助。”趙魚頭自信的回答道,“不知諸位是否聽說過‘河神’黃守才?我早已派人喚之,今已至矣。”
“竟然是他,難怪如此!”張順及馬道長、陳金斗、劉應貴、張武浩不是本地人,不知此人,而那趙鯉子和張三百卻是恍然大悟。
原來這黃守才,字英傑,又字對泉,系河南偃師人。自幼失怙,家境困難,年少時便以划船為業,其人聰慧異常,竟對黃河水性甚為了解。其人又熟知河理,又極其善於疏水導河,排除水患。故而被人稱之為“河神”。
如此洪水之時,除了此人領航,別無他人敢渡此黃河也。那趙魚頭獻計之後,早已派熟識水性者,泅過洪水,前往偃師尋找此人矣,不意今日正好回來。
不要小看這“河神”綽號,卻是厲害。自古以來,中華大地,山川河流祭祀,不過“五嶽四瀆”而已。所謂“五嶽”者,額為南嶽衡山,鼻為中嶽嵩山,顏為北嶽恆山,左顴為東嶽泰山,右顴為西嶽華山;所謂“四瀆”者,耳為江,口為淮,眼為河,鼻為濟。此九者以人五官形容,皆為正祀,餘者山神河伯皆為淫祀而已。
前朝歷代對“五嶽四瀆”多有封賞,至唐宋之時,五嶽累封至王,四瀆累封至公。而自明太祖建國以來,則去除山川河流封號,各歸本源,這黃河便被封為“西瀆大河之神”,多數簡稱為“河神”或者“河伯之神”。此人竟以人身,得“河神”之號,足見其才。
待到船隻靠岸,眾人仔細一看走下船來的此人:卻是三十來歲年紀,頭戴一頂破頭巾,上身光溜著,下身著一件短褲,赤著雙腳,英氣勃發,精明幹練。
張順連忙招呼道:“在下張文遠,辛苦辛苦,快讓弟兄們過來喝口熱湯再行過河。”
黃守才謙虛了幾句,推辭不得,便帶著十幾個船伕下來吃點吃食。本來因這洪水,眾人也沒了生活來源,正是飢困難耐之時,被張順三言兩語一頓勸說,都大口大口的吃喝起來。
等到吃飽喝足,眾人方才渡河。只因人多糧多,黃守才等人只能多次引渡。張順便先安排悟空、張三百帶自己手下二百親衛渡河,順便建立警戒。其次才開始運輸糧食和主管糧食的馬道長,如此這般,直到諸人皆已渡河,張順才與馬英娘等人才準備渡河。
張順與馬英娘登上了黃守才的船隻,此船並不大,船篷之中,空間狹窄。張順與馬英娘並排而坐,頗多尷尬之處,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