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暗潮洶湧(第1/2 頁)
面對天子的憤怒,皇極殿中一片死寂。
能站在皇極殿中的大臣,哪一個不是人精?他們怎麼會不知道問題的根本所在。
可是他們能說嗎?他們敢說嗎?
在場的每一個官員背後都站著一個家族,每一個家族都擁有大片的良田和不納稅特權。
土地兼併,士紳不納稅,大明的官員士紳掌握了大明朝百分之九十的耕地,卻只繳納了不到百分之十的稅賦,大明的老百姓只掌握了百分之十的耕地,卻要承擔國家百分之九十的稅賦。
這合理嗎?明顯不合理。
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就連崇禎皇帝也知道,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不聞不問,任由沉重的賦稅把老百姓逼得造反。
官逼民反,絕對不只是說說而已。
今天,崇禎皇帝之所以敢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一是因為大明朝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二是因為通州大捷給了崇禎皇帝底氣。
雖然以前明軍也在戰爭中取得過大勝,可是帶領明軍獲勝的將領也是官員士紳集團的一分子,為了大局,崇禎皇帝不得不無底線地忍受官員士紳集團。
可是趙贏和大明的官員士紳沒有任何關係,這說明大明不靠官員士紳也能打勝仗,崇禎皇帝在面對官員士紳的時候,瞬間變得底氣充足。
良久,崇禎皇帝撥出一口冷氣,質問道:“國朝養士三百年,難道就養出一群啞巴嗎?”
“陛下!”
負責捧哏的駱養性出列,道:“如今大明內憂外患,微臣世受國恩,臣願毀家紓難,為宋王的勤王大軍捐資助餉。”
駱養性的話讓群臣幡然悔悟,合著皇帝今天演這一出是在這裡等著呢!
今時不同往日,群臣都知道今天不出血不行,通州之戰的細節大家都已知曉,大家都知道崇禎皇帝手中突然多了一柄利刃,若是他們還敢像上次那樣敷衍崇禎皇帝,等崇禎皇帝的女婿到北京,別說官位保不住,恐怕連項上人頭都得搬家。
大明官員,個個都是俊傑,他們紛紛表示願意為國出資,共度時艱。
待與群臣商議好捐資助餉的事情,崇禎皇帝又下了一道聖旨,改他的舊居信王府為宋王府,令工部儘快修繕一新,賜予趙贏居住。
同時崇禎皇帝還下旨,讓趙贏儘快領兵進入京師,防禦闖賊。
散朝之後,成國公朱純臣給前內閣首輔陳演下了拜帖,陳演上個月已經被罷官,他卻賴在京師不走,有傳言說是因為他在京師的財產太多不好搬運,這才延誤了歸期,至於到底是什麼原因,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見到陳演,朱純臣把今日朝會之事細細給他說了。
聽完朝會上發生的事情,陳演嘆了口氣,道:“陛下這是想借著通州大捷之勢對天下士紳動手啊!”
“陳閣老!”
儘管陳演已經被罷免,但是朱純臣還是對他很尊敬,口稱閣老,向他問計:“為今之計,我們該當如何?”
“不急!”陳演老神在在,“大順軍不日就會攻破京師,闖賊不過是流寇,想要坐穩這天下,少不得我們這些前朝老臣輔佐,我們就安心等著吧!成國公放心,不管這天怎麼變,治理天下都離不開我們。”
朱純臣憂心忡忡地說:“可是現在情況有變,皇帝居然招來了一支兇狠的勤王軍隊,一戰就殲滅了大順軍五萬人,如今大順軍能不能攻破京師還得兩說。”
“僥倖罷了!”陳演道,“通州之戰,趙贏小兒不過是贏了大順軍偏師,劉芳亮也不過是大順軍中的一個小角色,大順軍主力未損,趙贏麾下兵士不足萬人,怎麼可能贏得了大順六十萬大軍,我們就安心地等著吧!”
京師內外,和陳演一樣心態的大明官員不在少數,甚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