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世家心思 暗通曲款(第2/3 頁)
書香底蘊、杜家的商貿通達、顧家的人才輩出、張家的忠義傳家,只恨一直遠在徐州,未能與諸位謀面。今日得見,實乃幸事!”
杜崇滿臉憤慨,眉頭擰成了個“川”字,重重地一拍桌子:“這山越賊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杜家不少產業都遭了殃,實在可恨!”
陸逸也跟著嘆氣,神色滿是無奈與焦慮:“是啊,王朗大人空有官職,卻拿山越毫無辦法,這吳郡的戰火越燒越旺,我們這些平頭百姓,整日擔驚受怕,生意也沒法好好做。”
顧淵微微皺眉,憂心忡忡道:“如今吳郡動盪,顧家子弟的安危都難以保障,長此以往,如何是好?”
張啟附和點頭,眼中滿是嚮往:“聽聞徐州在陶公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商貿繁榮,治安穩定,我們是打心底裡羨慕,要是吳郡也能如此,那該多好。”
陶應聽著,神色認真,不住點頭:“諸位所言極是,山越之亂,必須儘快平定。我此番前來,定不負大家所望。至於徐州,不過是家父與一眾同僚努力的結果,若能幫吳郡恢復安穩,也算遂了我心願。”
,!
酒過三巡,氣氛愈發熱絡。杜崇清了清嗓子,放下酒杯,語氣帶著幾分試探:“將軍此次前來,吳郡百姓可算是有了盼頭。咱們幾家在這亂世中,也一直想尋個可靠的倚靠,只是一直沒遇到合適的。”他微微一頓,目光在陶應臉上打轉,試圖捕捉他的反應。
陸逸接著話茬,臉上堆著笑,言辭卻有些閃爍:“是啊,將軍,您也知道,我們這些家族在吳郡紮根多年,牽一髮而動全身,總得為家族老小考慮。徐州的太平,我們都看在眼裡,只是貿然做決定,也怕落人口舌。”
顧淵輕抿一口酒,緩緩說道:“不瞞將軍,我們心裡都向著您,只是這傳出去,旁人不知會怎麼議論,說我們見風使舵,總歸不太好聽。”他的語氣裡,既有渴望投靠的急切,又透著對名聲的顧慮。
張啟也附和道:“將軍,您看這事,能不能做得隱蔽些,既能讓我們跟著您,又不讓外人說閒話。”幾人你一言我一語,雖沒明說要投靠,但話裡話外的意思再明顯不過,既想在陶應這裡尋得庇護,又不想揹負背叛的罵名 。
陶應嘴角噙著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目光如炬,不動聲色地將眾人的神情變化盡收眼底,心中對他們那點小心思已是瞭如指掌。他從容不迫地端起酒杯,輕輕晃了晃,讓那醇厚的酒液在杯中打著旋兒,隨後淺抿一口,動作優雅又沉穩。
“諸位的擔憂與顧慮,我完全理解。此番我奉命前來,就是要將山越之亂徹底平定,絕不讓這些賊寇再在吳郡的土地上肆意妄為。”陶應頓了頓,眼神裡閃過一絲銳利,話鋒一轉,“只是諸位也明白,戰後的吳郡,百廢待興,治理之道至關重要。以眼下的局勢來看,若還是讓王朗繼續主政,恐怕難以讓吳郡迎來真正的繁榮與安穩,百姓也難以徹底擺脫戰亂之苦。”他的話語雖未直接表明自己的意圖,但對吳郡未來歸屬的野心,已隱隱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來。
世家大族們聽聞此言,先是微微一怔,隨後便心領神會地相互對視了一眼。杜崇反應最快,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抱拳,一臉誠懇地說道:“將軍深謀遠慮,這番話實在是說到了我們的心坎上。我杜家願傾盡所能,全力支援將軍!只要將軍有任何需要,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財力,我們定當義不容辭,傾囊相助!”
陸逸也連忙起身,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附和道:“杜兄所言極是!我陸家也願緊跟將軍步伐,為吳郡的太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將軍如此有魄力,又心懷百姓,有您來主持大局,是吳郡之幸啊!”
顧淵和張啟也不甘落後,紛紛表態願意出資出力,言辭間滿是急切與討好。
陶應看著眼前這一幕,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