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如晦也是宰相級別的人物,對於這種重要人物的生死存亡,蘇寧一向抱著如何可以錯過的想法?
也許是心中非常著急,李二陛下並沒有在乎蘇寧也跟著他一起來了,吩咐御馬監牽了兩匹好馬,準備騎馬趕去,作為馬上皇帝,李二陛下的騎術還是非常高超的,而且這個時候,李二陛下絕對沒有乘車的雅興。
皇帝出行自然是需要保護的,但是皇帝沒有通知,哪裡能有人知道?於是宮中大亂,李二陛下也不管,只管縱馬賓士,沒人敢攔,蘇寧心中腹誹,不管李二陛下是不是出自於真心,這一番下來,李二陛下愛護人才之賢名必然傳播天下,天下有識之士都會樂於為李二陛下效命的。
蔡國公府裡裡外外,此時已經是亂作一團了。
僕人家丁不停進出,還有很多扛著藥箱的醫生面色匆匆的進出,蔡國公杜如晦病危不醒;其實府中人都知道,這些日子蔡國公的身體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這兩天還能偶爾出來走個一兩步,曬曬太陽,皇帝陛下對蔡國公可是關心的緊,不停地求醫問藥,前往杜府的醫者都能和從杜府裡面出來的醫者相互遇到,可謂是後門剛出前門又進,整個長安城的醫者幾乎都被調動了,聽說李二陛下還遍尋天下名醫。
皇帝對杜如晦的寵幸是天下盡知的,當然天下人也都為這樣一位名相的病危感到擔憂,房謀杜斷,房謀杜斷,這個“斷”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善謀而寡斷,便是毫無作為,朝廷沒有作為,百姓能安生嗎?不少利國利民的決策都是經過杜如晦的判斷而付諸實施的,所以百姓們也都念著杜如晦的好處。
當然,有擔憂的,自然也就有竊喜的,也有心中憧憬的,這些人都是盯著杜如晦去世之後可能出現的權力真空的,雖說現在尚書左右僕射都有人選了,但是李靖很明顯在這個位置上呆不長,李靖之後,還有誰可以接任尚書右僕射的職務?這本就是杜如晦空缺下來的,李二陛下免除了杜如晦的職務就是為了讓他安心靜養,病好了繼續擔任這個職務。
可是他死了,誰來做這個職務?人選自然是有的,偌大的大唐不會連一個儲備的人才都拿不出來,那也太說不過去了,比如說長孫無忌;你說長孫無忌的心裡面要是沒有想法那是開玩笑,長孫無忌現在處於地位高而權力輕的處境之下,李二陛下顯榮長孫氏,自然也有補償長孫無忌的想法,因為長孫皇后的勸說,長孫無忌主動辭去了尚書右僕射的職務,辭去了實權職務,就是為了避嫌,為了避免人家說外戚干政的閒話。
所以在朝中沒有可以選用的人才的時候,長孫無忌自然是第一順位候選人,但是要是有人,長孫無忌自然就不能主動要求這個職位或者是和別的人競爭,比如杜如晦,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長孫無忌都需要避嫌,除非朝廷中都認為他可以做的時候,他才可以得到這個重要的實權職位。
自然,長孫無忌和杜如晦在目前不是政敵,他們之間也有著共同的敵人,長孫無忌和李二陛下從患難中走來,感情非常深厚,對於李二陛下,他是無條件的支援,和皇家保持相同的步調,這一點很重要,其他的,自然就不在長孫無忌的考慮範圍之內了,李二陛下很寵信長孫無忌,也相信他,這就是長孫無忌最大的資本。
所以聽到有人來報蔡國公府大亂,杜如晦病危的時候,長孫無忌還有些吃驚,不是說病情穩定了嗎?當聽說傳出來的訊息是杜家的二公子杜荷偷拿了家中的東西去變賣賭錢玩樂,被發現了,杜如晦知道後,氣的一口氣沒上來就暈了過去,一直不醒,估計也醒不過來了;這時候,長孫無忌還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後代無能,他是深刻的體會到了箇中苦楚。
幸好,如今長孫衝有了些變化,不再是原來那個有些浮躁的公子哥兒了,回到家中的那一晚,吃過了慶賀晚宴,他就一個人回到房中認認真真的看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