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5 頁)
二百步,一百五十……一百步了……
火獅牙蘭第一支箭離弦,用的是鵰翎箭,是箭中的極品,極為珍貴。
八十步……林華鐵胎弓一揮,擊落了射胸的一箭。第二箭射他的腹,也可能志在馬頭,他的烏錐略偏馳向,手中的狼牙箭一挑,便將第二枝箭挑飛。
五十步,他的箭搭上了弦。牙蘭兩劍落空,而發覺林華竟未發箭,心中一寒。
箭去勢如電,“啪”聲響,正中牙蘭的胸正中,卻被胸甲所擋落,但牙蘭幾乎被震得抓不住弓,第三枝箭脫弦掉落,人也在馬上一幌,喊聲威驚天地。
雙方的馬從兩刀之中衝過,各自拔出自己的刀,馳出五十步外兜轉馬頭。
盾支起,刀徐降,鼓聲雷鳴;健馬前衝,勢如排山倒海即將“回合”了。
戰鬥的方式自古以來皆不斷演變,人口在日漸增多,往昔兩軍對陣,一兩萬人已是空前的大戰,但以後動輒便是一二十萬人決勝負,戰鬥的方式不得不隨著改變,兵對兵將對將的時代過去了,將才已不在勇而在智啦!
但在邊外各部落中,英雄主義的遺風猶在,兩軍對陣,雙方的主將有權要求先行決戰,如果有一方不敢接受,那麼兵士們的軍心士氣便會受到嚴重的打擊,甚至可能不戰而潰。
因此,有些主將心中有數,明知不是對方的敵手,便得設法避免對方的挑戰,避免的手段便是不列陣,徑自發起衝鋒,遇敵便揮兵進攻。
火獅牙蘭自命是西域第一勇將,每次與人交鋒皆要求主將決戰,多年來,聲威四播,名震西域,從未吃過敗仗,那些部落首領簡直聞命喪膽,交鋒前便已心驚膽落,敢於接受他挑戰的人愈來愈少,他自己吹牛說是馬前無三合之將,確也是實情。
林華必須孤注一擲接受挑戰,希望能在決鬥時擒住牙蘭不但可以擊潰對方的大軍,更可避免受到萬人攻城的艱苦惡戰。事先,他已派出了奇兵,然後是公然列陣,故意引誘牙蘭挑戰,果然,他成功了。
當然,他已對牙蘭有了九分了解,如無把握,他不會愚蠢得自掘墳墓。
牙蘭射來的第一箭被他打落,他知道已穩操勝券了。因此,他讓牙蘭全力施展,不想在箭上浪費精力,他已看出牙蘭的鐵葉甲冑,弓箭派不上用場,唯一可射的雙目,而雙目卻是最難射中的目標。果然料中了,在五十步內發箭,不但射不透鐵葉甲,甚至未能將牙蘭震落馬下。
牙蘭沉不住氣了,雙方在兩百步衝鋒,在百步內可發射三箭,而箭被打落,第三箭竟來不及發出,對方的烏錐馬太快,沒有射第三箭的機會,便知道射技不如林華,心中自然感到發虛,因此在衝過交界線時,撥出了斬馬刀,不願再比箭了。
棗騮與烏錐相對沖鋒,奇快絕倫。雙刀平舉,盾護胸腹身形微俯,挺刀的手堅定如鑄,照面了,“蓬”一聲大震,雙刀皆砍在對方的刀肩上,火星爆射。
雙方的馬都是神駒,大快了,沒有變招的機會。
第二回合,雙方看不出有何異處,半斤八兩勢均力敵,戰鼓聲如雷鳴,吶喊助威聲驚天動地。
第二回合,又不分勝負。
第三回合開始,雙馬箭衝,接觸了,“噹噹”震響聲傳出,火獅牙蘭的火紅色鐵盾脫手而飛,幸而皮套三根皆斷不然必被盾將人帶落馬下。
相錯而過的剎那間,刀光後揮,“錚”一聲暴響,砍中牙蘭的盔頂,帶纓的鐵尖頂被砍斷,脫盔而飛。
牙蘭向前一撲,及時穩住身軀,棗騮向前急衝,度過了危機。
土魯番上萬人馬,第一次看到主將失手,吶喊聲倏止,戰鼓聲似乎變得有氣無力,戰旗似乎也成了病虛的老人,要死不斷氣地扭擺。
相反地,林華的兩百健兒歡呼聲雷動,戰鼓敲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