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4(第1/2 頁)
我都三十六了,已經很老了,你就不嫌棄我老?”
“軍人職責所在,我可能做不到天天在你身邊,但只要我休假,只要你想,我一定會在你左右。我跟你一樣的年紀,你都沒有嫌棄我老,我怎麼會嫌棄你。”
“你最好說到做到。”
“一定會的。”
“勝青,其實我很想回老家看看,我都有十多年沒回老家了,有些想念老家的房子。”
“有機會我們回去看看。”
而這個有機會,卻是到了八年以後,兩人才有機會回老家去。
楊秋瑾從首都回到阿瓦地區以後,說好的讓她當紡織廠的書記,結果被羅代玉截胡,不知道用了什麼強硬的後臺手段,在楊秋瑾回農場的頭一個月,羅代玉從農場副場長,搖身一變,變成了天山紡織廠的書記。
為此,翟書記無比愧疚地對楊秋瑾道:“小楊,這件事情,是我對不起你,實在是羅代玉的背景太深,我想壓她,也壓不住。你也不要灰心,你們養殖場的書記位置一直空著,你回來直接上任養殖場的書記,等過兩年我退休了,我會舉薦你當我們農場的書記,到時候你就能壓她羅代玉一頭。”
楊秋瑾對此什麼話都沒說,心裡憋著一口氣。
兩年後翟書記退休,實現他的承諾,推舉她為天山農場的書記,而羅代玉還想截胡之時,不用她出手,陳勝青一封舉報信,舉報羅代玉跟首都某重要官員存有不正當的關係,及不正當的經濟來往時,儘管羅代玉跟那人做得很隱秘,賬目看起來也沒什麼問題,但還是被陳勝青安排的人發現了蛛絲馬跡,羅代玉很快落網,再沒有誰跟楊秋瑾作對。
而作為天山農場任職兩年的女書記,楊秋瑾一直在為諸多職工們謀福利,比如78年國家恢復高考,場裡的男女知青們都想回城,也想再次參加高考,考大學。
楊秋瑾沒有像其他農場,對知青們諸多刁難,不但不卡他們的考試名額,全力支援他們高考,還無償提供他們一個月的工資及糧食,讓他們免做一個月的農活,盡情備考。
之後考中大學的知青,農場無條件補貼兩個月的工資,家庭實在困難的大學知青,農場也會進行一定的錢票支援,同時達到回城指標的知青,農場也很爽快的辦理回城手續。
知青們對楊秋瑾感恩戴德,四處宣揚她的光榮事蹟,也有少部分知青在農場安了家,對農場有一定的感情,不願意回城,就留在農場。
在楊秋瑾的領導下,留下來的之前與鄭教授、蔡教授等教授一起,開發培育更多更好的農作物種子,農場各種作物的產量,是一年比一年多。
到了八零年代,包產到戶的政策吹到了邊疆,楊秋瑾毅然辭去天山農場的書記一職,拿上多年的積蓄,還有當年賣得鄭教授、蔡教授兩位教授大黃魚的一萬多塊錢,又去銀行貸款了三萬多塊錢,在天山農場附近,承包了上百畝戈壁灘荒地,請了十幾個工人進行治荒治地,一半的土地用來種植大棗,另一半的土地,則專門種植番茄、哈密瓜、西瓜、葡萄、桃子、杏、香梨等等邊疆特色的水果植物。
於此同時,她還開了兩個工廠,一個是食品廠,專門用來製作她土地裡種植的各種水果蔬菜,比如番茄產量太多,賣不完的就用來做成番茄醬,杏賣不完就曬成杏幹,或者做成蜜餞,杏仁脯,葡萄賣不完,曬成葡萄乾,單獨賣或者做在點心裡,往別的省市銷售。
另一個廠,則是成衣廠,這個時候已經出現很多南貨客,從兩廣香江進便宜貨到邊疆來賣,很受人們的歡迎,但質量著實堪憂,穿不了就得爛,弄得人們不停埋怨。
楊秋瑾看中這個市場,從天山紡織廠裡進貨,請來一些年輕的高中、大學以上學歷的學生,以及在湘北沉寂多年的梁雪晴做起設計師,仿照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