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孤兒院(第1/3 頁)
紀政陽安排好院裡的一切之後,才得了空閒溜達出了小院。深呼吸一口,貪婪的汲取著山間清冷乾淨的空氣。車輛停在了距離小院一公里的位置,那是山間的主路,要不是有何老支書帶路,想必他們一行人在這山林裡繞上一整夜也不會找到這小院的位置。
從停放車輛的位置下車要走上幾步,繞過茂密的樹林方才能看見此處還有一座空置的院子,也就是說,普通百姓是很難有機會知道這山林深處還有一座小院。
何老支書剛才在路上也說過了,這周邊因為太過偏僻,所以這麼些年發展變化並不大。那麼當年,訂完荔枝樹之後的謝誠一行人又是怎麼來到這座偏僻的小院的呢?
小院在這山腳下,又處在朝瀘州以外的一面,就是謝誠四人當年爬山遊玩,也很難走上這麼遠,翻過山林繞到這背後來。
思而不得,紀政陽抬手揉了揉太陽穴,這馬不停蹄得奔波了一整天,紀政陽只覺得這太陽穴突突的跳個不停,腦中像是有人拿著電鑽使勁的往裡鑽一般生疼。王濤那邊已經通知過了,正帶著助手片刻不停的往此處趕來,瀘州市當地的技偵人員正在做物證蒐集工作。院裡在他們來之前就被人打掃的乾乾淨淨,正常來說只有可能是當年活下來的那個男孩,也就是成都三案的兇手做的。他回來過,而且根據紀政陽的初步判斷,所有現場的印記都顯示,回來也是幾個月以前的事,他在殺害黃波之前回過這裡,還在後院祭奠過自己的家人。
馮悅已經讓人查這一家人的戶籍資料了,想必很快就會有迴音。
紀政陽眼尖的瞧著處乾淨的樹木橫在地上,走了過去跨坐在了上面。腦中回放著所有的細節,這是他判案的習慣。他在警隊內部的刊物上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人的眼睛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客觀接受很多的資訊,但是人腦的處理系統卻只會選擇其中不到百分之十的資訊進行加工,轉而儲存為記憶。這也是為什麼在很多的案件裡,目擊證人總是提供錯誤的資訊,因為他們當即並沒有處理那些看見的資訊,他們以為自己看見了,所以大腦為了保持前後觀念的一致,就根據殘缺的線索自行捏造了記憶,這就是為什麼你看見的不一定是真的的科學依據。
看完這篇報道之後,紀政陽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從犯罪現場出來之後,便在大腦裡回想現場的所有細節,幫助自己加深記憶,以免將來的判斷出錯。再者,回憶一遍,往往會發現一些之前疏漏的地方。
整個院落結構很簡單,分前院後院,但這屋子卻只有一間,推開前門便是一個空蕩蕩的前院,角落裡堆放著一些舊時農具,鋤頭斧子之類的,上面已是鏽跡斑斑。一個土灶恰恰安放在屋簷下,連線著屋內土炕的位置,想來是冬天熱炕頭所用。。
推門進去,屋內簡單的桌椅床榻,就看物證人員能不能掃出來指紋。當然紀政陽心裡也明白,掃除指紋的機會並不大,且不說指紋裡汗水、油脂、膽固醇、氨基酸、蛋白質的退化速度,四個月之後還能不能檢驗出來。就說兇手會不會粗心大意的留下指紋給警方做比對就是。
再到埋屍體的位置,紀政陽沒有忽略其中一個細節。屍體距離地表不過才二十公分的深度,這一點讓紀政陽心生疑惑。從院裡其他位置來看,牆磚並未發生劇烈的位移或者是出現很大的裂縫,就說明並沒有因為暴雨或是其他原因改變過此地的地勢,那麼當年的屍體想來也不會埋在地表四十公分以下,這就值得深思了。
不要以為四十公分就是很深的一個位置,按照常人的身高來說,四十公分還沒過膝蓋的高度。當年埋屍的人應該是埋得十分倉促,四具屍體草草的挖了個坑就扔了進去。又或者說當年埋屍的人身單力薄,沒有足夠的力量和體力再繼續向下挖,只能挖到四十公分厚度就不得不停手。
紀政陽越想眼睛越發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