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百姓大豐收(第1/3 頁)
這天晚上,酒宴十分熱鬧,但也十分混亂。
第一次喝酒的這些賓客,還有村裡的村民,一個個都喝醉了。
村裡東倒西歪都是人,有的摔進茅坑,有的摔進草堆,有的走錯家門鑽別人家床上。
就差摟著別人家媳婦兒睡覺了。
這可苦了村裡的一群婦女,他們忙活大半夜才把這些人安頓下來。
第二天,李安的酒還有李安的詩詞水調歌頭大火。
在安陵縣沒有人不知道李安兒子的滿月酒喝醉了所有人。
還有水調歌頭這首千里共嬋娟的詩詞,直接被文人雅客爭相傳頌。
酒館裡說評書的都把這一個晚上吹出花兒來了。
就因為李安說這酒名叫三杯倒,吹這酒有多厲害。
愛喝酒的有錢人還是不少的,都嘲諷說評書的盡吹牛。
但那些參加宴席之人站出來作證之後,再也沒有人質疑。
不到半月的時間,煙雨閣賣上了酒。
不過這酒可不便宜,一小罈子,十兩銀子。
這在安陵來說這個價格的酒沒幾個人能喝得起。
但李安卻認為這酒市場很大,因為他走的高階路線。
再說這酒可比其他的那些米酒不一樣,度數這麼高,獨一無二的蒸餾酒。
要是不走高階路線那不是自降身份麼。
這酒一上架,縣令胡威,蕭毅直接拿下。
胡威買這個酒不為別的,就為了孝敬上面的官員,為網上攀爬鋪路。
蕭毅買這酒則是送個人情,自己珍藏,再就是孝敬長輩。
李安的酒廠也建造完成,開始煮酒。
現在的酒廠不算大,只有兩三個人工人。
因為能買得起這個酒的人不算多,算是奢侈品的存在。
自從兒子降生,李安一門心思放在兒子身上。
雖然現在孩子還小不能走路,但李安想著兒子開年就要學走路。
看看家裡的水泥地,髒兮兮的不好打理,於是李安決定在兒子走路之前燒出瓷磚來。
只要家裡鋪上瓷磚,到時候兒子學走路腳上乾乾淨淨。
在與劉老二進行多次試驗後,瓷磚配方整了出來,燒製了第一批瓷磚。
雖然尺寸不算大,但無論是釉面還是強度,包括貼合附著力都還不錯。
雖然達不到前世現代化的工藝水平,但在大周這個年代,算是十分超前。
想起那天晚上與蕭毅喝酒暢聊之後,他燒製了不少,先是把自家院子包括家裡都鋪上瓷磚。
然後多餘的開始運到煙雨閣去售賣。
順便把煙雨閣店鋪內進行了升級,地面鋪上瓷磚當做樣品房展示。
光賣瓷磚不行,得配合上水泥,於是李安用麻布包裝好水泥進行售賣。
這瓷磚也不便宜,一兩銀子只能買五塊,不過水泥不貴,一兩銀子三袋。
這些新東西一出來,除了特別有錢的人家哪裡買得起。
很多富戶人家都還是夯實的黃土地面。
慕容兄妹倆就推銷水泥,用河裡的沙子摻和水泥抹平,這可比黃土地面要好太多。
特別是最後用純水泥槳抹一下表面,一樣的平整光滑。
不到半月整個安陵開始流行水泥地面,蕭毅的侯府早就在李安這裡搞去了水泥鋪了地面。
這次除了他鋪上了瓷磚,沒有其他人。
李安與夏詩云不滿足安陵縣,雲州與朗州的煙雨閣也跟著上了這些貨物。
三杯倒高度白酒,瓷磚,水泥,新款成品衣服,香皂,肥皂,火柴和基礎的布匹。
現在的煙雨閣商品種類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