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第1/2 頁)
一旁的喬氏當然覺察女兒的情緒變化,慨嘆一聲,起身走到明錦身側,將其攬在懷裡,憐愛的撫摸著已挽成婦人髻的嬌嬌女:「傻丫頭,娘是過來人,並無它意,只是凡事總有個萬一,提早有個準備,免得事到當前舉足無措。」
誰沒經過豆蔻年華,打滿心都是夫郎的韶華中走過來的,當年自己與故去的丈夫青梅竹馬恩愛非常,他不是照樣納個妾室,有了兒女後,一切都看淡了。
……
隨著啟程之日的臨近,譚璇的應酬多了起來,有時晚上回來已是掌燈時分。
洗去滿身酒氣的譚璇從澡房出來,開啟臥房門,看見明錦在燈下執筆,道:「這麼晚了,還不上床歇息。」
走到近處,鬆鬆的環著其雙肩好奇的想看寫的什麼,見是他們家的帳務,掃了眼便不再去瞅,家中進項大概數目還是估計出來的。
因其突然靠近,明錦執筆的手晃了晃,美目笑瞪他一眼道:「馬上好了,娘今日給了五百兩銀票,不過……」提起白日裡發生的事,語氣有絲猶豫。
「不過什麼?」
「娘是分兩次給的,起先當著大嫂的面給三百兩,申時我送鞋樣之時私下又予了兩百兩,說是補貼咱們置辦院子的錢。」
目前譚府中仍然是田氏主管庶務財政大權,但秦氏已慢慢開始參與其中,五百兩銀子不是個小數目,能置京都平城半座兩進的院子,自是沒法繞過其它人。
於是記掛麼兒的田氏明面從帳上劃撥三百兩,暗下拿出自己的私房錢添補兩百兩。
「給了就收下吧,若過意不去,娘最喜歡榮春坊的頭面首飾,明兒錦姐姐挑選一套送給她,保準她老人家萬分高興。」
譚璇推測當時明錦定是推脫一番的,再送回去必然也會拒絕,不如在其它方面補償,讓媳婦在婆婆面前刷刷好感。
沒做思索,明錦嫣然淺笑應道:「也好。」現今兩人還年輕,手頭不緊缺銀兩,而且不用為房宅發愁,明錦並不願拿公婆的私房錢,很是贊同他的提議。
「快回床上躺著,我來收整。」成親後,譚璇的習慣也沒改變,書房的東西很少讓僕從插手,都是自己規整,見帳務整完,不想她太勞累,忙催著明錦先回臥室。
近日忙於臨行前的瑣事,明錦的確有些疲累,不和丈夫推辭,起身去歇息。
「錦姐姐,這幾天辛苦你了。唉,到京都還有累的。」習慣性的將明錦擁進懷裡,埋進她頸窩裡愧疚的說道,進京後得立馬到翰林院任職,家宅裝修的諸事要丟給她一個人管,忙起來就是一兩個月。
明錦被他迫的揚揚下頜,溫柔的揉了揉其後頸,清淺的笑著說:「夫妻一體,言什麼累不累的,若說辛苦,阿璇在外做事更為勞頓。」說完,動了動,在懷中尋個舒適的位置,輕聲道:「快睡吧。」
「嗯~」
……
參加完田文瑄婚禮的第二日,譚璇帶著明錦同明曄一起啟程返回平城,結束了兩個月的長假。
因新宅子需要裝飾,不方便住人,夫妻兩人暫且住進明府,待裝修好後,再搬回自家宅子裡。
到了京中第二日,譚璇就去翰林院銷了假,開始正式踏上仕途之路。
第69章
翰林院除了名義上的掌院外,其餘一眾官員官秩都不高, 可官場中人皆知非翰林不宰相的不成文規定, 因此即便是個清水窮衙門,新科進士擠破腦袋也想往裡鑽。
之前田昀和與田文舸詳細的告訴過譚璇翰林院的情況以及翰林院編修的職責範圍。
正式入職後, 因是皇帝親點的探花郎,而且為當朝吏部侍郎親外甥, 上司對其態度很是親和,周祥的交代平時所要做的具體事情。
搞清楚後的譚璇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