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山西省—萬姓、段姓、雷姓(第1/3 頁)
萬姓
- 起源:
- 出自姬姓:
- 芮伯萬之後:周成王敕封同族人姬良夫於芮地(今陝西大荔朝邑城一帶),史稱芮伯,建有芮國。春秋時期,芮國傳至芮伯萬,他曾官至周王朝的大司徒。後來芮伯萬因寵姬眾多,鬧得內宮不安,被其母親芮姜趕出國,住到魏城(今山西芮城),他的子孫後來就以其名字為姓。
- 畢萬之後:春秋時期,畢公高的後裔畢萬在晉國擔任大夫。在周惠王十六年(公元前 661 年),畢萬等人輔助晉獻公消滅了耿國、霍國和魏國,畢萬以戰功受封於故魏城(今山西芮城),因此他又稱魏萬,成為後來戰國七雄之一魏國統治者的先祖。在畢萬(魏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字為姓氏者,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
- 鮮卑族漢化改姓:南北朝時期的北魏,鮮卑拓拔部有複姓葉萬氏、萬紐於氏等部落。隨北魏孝文拓拔宏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在漢化改革過程中皆改為漢字單姓萬氏,後融入漢族。其中,鮮卑族萬紐於氏在代北(大致相當於今山西、河北省北部一帶)的三字姓萬紐於氏改為萬氏。
- 其他來源:還有出自商王朝初期商王湯的屬下萬舞(以官職稱號為氏)、戰國時期孟子弟子萬章(以先祖名字為氏)、宋朝時期南仲丞相幕客趙方改名(冒姓為氏)等說法。
- 變遷:
- 早期發展:春秋時期,芮國和晉國都與山西有著密切的聯絡,所以早期萬氏當發源于山西、陝西省境,此二省亦為後世萬氏支系的主要源頭。戰國時期已有山東人萬章,說明萬氏有向山東遷徙的情況,但山西、陝西仍是萬氏族人主要的繁衍生息之地。
- 兩漢時期:陝西扶風一帶萬氏族人枝繁葉茂,遂形成郡望——扶風郡。
-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火四起,萬氏族人開始避居南方,此次南遷奠定了後世萬氏族人盛於南方的基礎。同時,北魏遷都洛陽後,鮮卑複姓吐萬氏改單姓萬,並迅速發展壯大,形成另一郡望——河南郡。
- 唐宋時期:浙江、安徽萬氏較為興盛,唐代有浙江崑山令萬齊融,安徽人萬敬儒等。唐代以後,萬氏名人多出南方。
- 宋元明清時期:更朝換代頻繁,北方時有戰爭,致使萬氏族人舉族南遷,南方萬氏族人陡增,江西、湖北、湖南、天津、山東等地均有萬氏族人散居點。明朝萬氏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於河北、河南、山東、安徽、陝西、北京等地落籍。
- 在山西的分佈:山西是萬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尤其是芮城等地,與萬姓的起源有著緊密的聯絡。在山西境內,萬姓分佈較為廣泛,雖然沒有形成特別集中的大型聚居地,但在各個地區都有萬姓人口分佈。隨著歷史的發展,萬姓人口在山西不斷繁衍、遷徙,逐漸與其他地區的萬姓族人相互交流、融合。
段姓
- 起源:
- 出自姬姓:
- 共叔段之後:春秋時期,鄭武公的妻子武姜生大兒子莊公時難產,生二兒子叔段時卻很順利,因此她喜歡叔段而不喜歡莊公。鄭武公病重時,武姜請求廢長立幼,讓叔段繼承王位,鄭武公沒有答應。莊公當了鄭國國君後,武姜又請求把制(今河南汜水)作為叔段的封地,莊公不答應,而把京城(今河南滎陽)封給了叔段。叔段與姜氏勾結,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並準備襲擊莊公,莊公知道後立即派兵討伐叔段。叔段大敗,逃到共(今河南輝縣),稱為共叔段。他的子孫後來四處分佈,有的姓段,有的姓共叔,還有的以共作為姓氏,這是河南段氏的由來。
- 段幹木之後:戰國時期有複姓段幹木,原是晉國人,後到魏國(今山西夏縣一帶),他的後代有以單姓段為姓氏的,這便是山西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