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這男的還挺狂(第1/2 頁)
“叮叮叮叮……”
第四節課下課鈴一響,學生們如臨大敵一般,趕緊抄起書本,烏泱泱地撒了腿往外跑。
姚夏只覺得大腦當中那根弦兒一下子繃得緊緊的,跟馬上就要炸開的手雷似的,立刻跟著跑出教室。
大家的目標非常一致,全是去五食堂的。
……
好不容易到達五食堂,姚夏瞥了一眼,發現其中一個視窗排了長龍,可以說是門庭若市,另外一邊是門可羅雀,兩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得。
姚夏撇撇嘴,都不用問,今天又吃不上肉了。
這個年代大學食堂物資不富裕,不像未來只要有錢就能吃到很好的肉菜,大家都是憑票打菜,公平得很,這是姚夏來到這個年代最大的一個認知。
食堂當中會進肉,但是很少,一個星期當中可能有一兩天會供應肉菜,往往在這個時候你只要在食堂當中看一眼,哪個視窗排的人多一準兒都是肉。
但也是限量供應的,手快有手慢無。
像今天這樣,姚夏自己估算了一下等排到他的時候肯定就沒了。
87年的時候,清芬園食堂不叫清芬園,叫七食堂,聽濤園食堂不叫聽濤園,叫十食堂,聞馨園不叫聞馨園,叫十一食堂……
而姚夏來的這個五食堂,將在未來被拆除,不復存在。
姚夏來這裡也有幾天了,吃過五、七、十號食堂,其他的還沒來得及品嚐,目前為止得出的結論就是——
別管哪個食堂,一定是狼多肉少。
來得早的話,還能混到幾個獅子頭,或者魚尾巴什麼的,來得晚的話,就只能吃點青菜。
目前為止,最好吃的是七食堂的炒蘿蔔絲兒,沒有肉,就是光炒蘿蔔絲兒,放點兒鹽巴和蒜末,但這已經是矮個子裡面拔高個,算非常好吃的菜了。
其他的,無非就是芹菜、油麥菜、白菜、菠菜、最難吃也最多的莫過於白菜,完全是水煮味道,也可以用沒味道來形容,就是白菜,帶著一點點特有的甜味。
姚夏見肉菜無望,不由得搖頭嘆息,最難受的是吃不到肉偏偏空氣當中還飄蕩著一股子的紅燒獅子頭的味道,不由得讓人大咽口水。
他走向另外一邊,“阿姨,來點豌豆。”
“好嘞。”
沒有肉的情況下,靠什麼來補充蛋白質呢?
主要就是豆類。
什麼豌豆啊、蠶豆啊、豆腐啊,這年頭的豆腐乾兒都能吃出肉的香味兒來。
……
姚夏打完菜,再去旁邊打飯。
五食堂當中放著兩個大盆,像兩個大浴缸似的,裡面堆著白花花的米飯。
自從袁隆平(現在還是研究員,要到1995年才被評為院士)在1972年成功發明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以來,大米飯是最常供應的糧食。
打飯的大媽見他個子高,給盛了滿滿一大碗。
學校裡面的票跟外面通行的票不太一樣,這裡面的菜票、飯票、澡票都是在校內使用的,沒有所謂的重量限制,所以打多打少完全看當時大媽的心情和你長得帥不帥。
食堂當中擺放著許多長桌,所有人都是站著吃飯,關係比較好的同學們三三兩兩湊在一起,打的菜就放在桌子上大家一起共享。
同學們全都分散站好,姚夏中途來的,又是跟大二的學長們住一起,所以86級都沒幾個小夥伴。
想插進去又覺得大家關係不熟,所以姚夏也沒想那麼多,準備拿著自己的飯菜到外面去吃。
倒是那天帶頭在樓下喊姚夏的女生眼尖兒,招呼著姚夏道,“姚夏,來這裡,我們一起。”
周圍人抬起頭來看了姚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