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3/4 頁)
。
二人不料無意之中成此奇功,喜出望外。正想回身尋找白兔蹤跡,忽聽前面不遠崖壁中琤琤瑽瑽,起了一種鳴玉之聲。那地方正是妖人先前快要投入之處,心疑還有別的妖物出現,忙趕過去。二人自知功力不濟,各用劍光擋在前面,先將身子護住,觀察動靜。猛又聽喳的一聲,對面崖腳忽然裂開一條大縫。緊跟著電光一閃,耀眼欲花,精芒四射,迎面飛來。驚慌忙亂中,也未看出是人是怪,情急之下,各用劍光往前一擋,只聽鏘琅琅兩聲龍吟,銀光忽斂,似有兩件東西落在地上。低頭一看,不由喜出望外,心頭怦怦亂跳。
原來那落在地上的,正是兩柄連環玉鉤,形制奇古,上有古篆和兩枚金連環,與魯孝平日所說玉鉤斜一般無二。惟恐神物化去,連忙各用一道劍光將鉤纏住,然後伸手拾起。只見那玉鉤精芒乍斂,依舊銀霞閃變,流輝四射,照眼生纈,才知玉鉤斜竟是自己應得之物。二人心中狂喜,各持一柄正在觀賞稱讚,喜慰非常,猛聽有人大喝道:“還不快走!”緊跟著,天崩地裂一聲大震,整座危崖全被震塌,塵沙高湧數十百丈,黑煙橫飛,激射如雨,聲勢猛惡,從來未有。
第一○回
石破天驚 入手證奇緣 玉鉤宛在
神潛守固 誓心聆好語 苓兔皈依
趙霖、王謹正立崖下,聞得呼聲驚顧,瞥見對崖似在搖動,耳聽山石碎裂之聲,不禁大驚,忙縱遁光,往谷外飛去。身剛離地,那長達二里的百丈高崖已經崩裂,正向二人先前立處壓下,稍緩須臾,一任近來功力精進,也是凶多吉少。就這樣,仍被激射起來的山石打中了兩塊在身上,如非劍光護身,受傷在所不免。晃眼飛出谷口,回顧來路,碎石塵沙飛湧起數十百丈”轟隆轟隆之聲,震得四山齊起回應,聲勢猛惡,從來未見。驚魂乍定,剛剛飛落,猛又瞥見一道紅光由空下墜,認出正是魯孝。方要招呼,一片青霞已先飛起,壓向兩邊崖上,震勢立止。魯孝隨喚道:“師父喊你們去呢。朱師伯也在那裡。”二人一聽大喜,忙同飛回洞內。因為先前一震之威,黃耳崖已震塌了十多丈長一段,暗谷也被碎石填平,再要過來一段,連洞府也要波及了。二人入洞一看,後洞石榻上坐著一個相貌清癯,年約六旬的老人,正和師叔陶泗對坐談話,知是師父朱青蕖,忙即上前拜見。
青蕖笑道:“你二人來意,上次青衫老人來信我已盡知。因我閉關煉法,無暇傳授,轉託陶師叔代為指點。本想等我事完,再出相見,不料你二人竟有這場遇合。適才又接青衫老人飛劍傳書,說起趙霖、朱人虎與玉龍山山女這場因果,內中並牽連到你師孃一件心事。還有魯孝之兄勿惡喪心昧良,倒行逆施,他母魯瑾日夜愁急。因和老人前有一面之緣,特意找到點蒼山,向老人苦求,說長子勿惡惡孽將滿,到了最後關頭,如再不能自拔,便要形消神滅,哀求老人解救。老人為此,飛書託我期前開關,傳你二人煉鉤之法,務在期前起身,先返柳湖一行,到了中秋前數日,再往玉龍山去。此寶乃古仙人所留奇珍,當初原藏壺公洞內,另外還有兩柄神戈、一粒五雷珠、一部道書。因勿惡取寶時天性兇頑,貪心大大,妄想全數得去,結果只得到兩柄神戈。道書、五雷珠連同此寶,在禁法妙用之下,一齊竄入地底。後被妖人知道,令勿惡前來盜取,連那先來的鬼手妖道,均不知寶珠和那道書也在地底。中間妖道為勿惡師徒所算,身受邪法禁制,仍未死心,不特想把此寶據為己有,並還妄想將那一雙苓免得去,以備凝鍊元神,回覆以前邪法,仗著此寶去尋白老翁師徒報仇。準知弄巧成拙,竟死你二人手內。此寶雖被你二人無心得到,但那道書、寶珠均藏此寶附近,妖道雖在地底日夜圖謀,但邪法已失,又制此寶不住,卻把山腹掏空。道書外有靈符禁制,一經觸動,自受感應,便在地底亂竄。我剛接到飛書,看完得知就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