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論西北(第1/2 頁)
數日之後,新任涼州刺史張既上任之前特來長安拜見韓宇。
二人入座之後,韓宇先開口說道:“德容公,之後涼州就拜託你了!”
“主公放心,臣自當盡心盡力,將涼州治理的像南方四州一樣,政治安定,百姓富足。”張既應到。
“有什麼要求儘管提,能支援的我肯定支援!”
“多謝主公,主公的糧、稅、房三項新政別出心裁、堅實有效,涼州各地肯定堅決實行。只是涼州乾旱,土地貧瘠,糧食收成比不上南方四州,所以我建議在涼州開展耕種的同時,大力發展畜牧業,養殖牛、馬、羊等,然後面向全大漢出售。但是這樣的話,糧食上稅的同時,涼州百姓還得交一道牲畜買賣稅,所以我請求主公,適當減免稅賦,以振涼州發展!”張既提出一個要求。
“嗯,德容公說得有理,涼州土地貧瘠,收上來的糧食本就只能自給自足,如果能發展畜牧業提高百姓收入,自然皆大歡喜,這樣,涼州上下,但凡所收糧食,一律免除上稅,只交牲畜買賣稅,如何?”韓宇想了想說到。
“如此甚好,土地收成不用交稅,那麼百姓就不會離開涼州,甚至可能還有其他各州百姓前來開荒,充實涼州本就不多的人口。人口多了,加之涼州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畜牧業肯定大有所為。如今主公治下,百姓富足,牛羊的需求必定大增,涼州百姓也會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時,為主公增加稅收,至於馬匹,好馬主公可以購買用作戰馬,駑馬可以賣給達官貴人代步之用,軍用民用,一舉兩得!”張既激動的說到。
“還有什麼要求,德容公一起說了。”
“沒有了,主公已經解決了涼州最大的問題,我怎敢再多貪多要。不過臣有幾個建議,想說於主公聽聽。”張既說到這裡,收起笑容。
“子修洗耳恭聽!”韓宇知道張既久在涼州,他說出來的建議肯定十分有用,所以正色說到。
“第一點是上郡和朔方二郡……”
韓宇沒想到張既不說涼州,反而說起了幷州的上郡、朔方二郡,但心想張既既然說起,其中必有深意,所以聚精會神的聽著。
“這二郡飽受戰火之苦,民生凋零,大漢百姓陸續內遷,比之百年之前,人口數量已經十不存一,郡中百姓能走的早就走了,不能走的只能說勉強生存,要說等死也不為過。如今二郡既為主公治下,自應體查實情,解救百姓於危難之中!”張既繼續說到。
“多謝德容公今日提醒,子修未能及時救助二郡百姓,深感愧疚,我馬上就吩咐下去,運送糧食衣物前往二郡,不致百姓受凍捱餓。”韓宇在馬嶺時就發現北地郡的百姓生活困苦,聽說上郡和朔方的生活水平更差,當時就曾想過派兵調糧救助鄉民,只是回到長安後一忙就忘了,這時聽張既說起,自然馬上下令。
“主公仁德,張既替二郡百姓謝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張既認為,主公下撥糧食衣物的同時,應該想盡辦法,發展二郡經濟民生,恢復二郡生存條件,自力更生,才是徹底解決二郡問題的關鍵所在!”張既接著說到。
“這個子修明白,只是剛才你說恢復二郡的生存條件,難道現在二郡的生存條件很差嗎?”韓宇問到。
“朔方郡內多是黃河沖積地帶,是非常適合灌溉耕種的沃土,在當年武帝設定朔方郡時,就考慮在這一地帶進行屯墾。所以此後多年,遷徙了大量百姓前往朔方屯田,還設定了管理屯墾的官員,上郡的情況也非常類似。但是,由於過度的開荒墾田,加上流沙的侵襲,如今的二郡一帶,黃土裸露、流沙飛揚,不再是曾經的沃土千里。但是百姓,為了生存,為了不餓死,還是繼續耕種,在本來就破壞嚴重的土地上繼續破壞,以致糧食收成越來越少,有時天災來臨,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