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伊德爾胡裡投降(第1/2 頁)
凌晨五更,天色尚暗,但革命軍的行動卻已經開始。
在夜色的掩護下,蘭州製造局製造的德國克虜伯大炮終於抵達了達坂城下。
這些大炮的到來,讓劉錦棠的眼睛一亮,他對這些精妙絕倫的武器讚不絕口:“克虜伯大炮,真是最為利器的存在,打得又遠又準,即使在西洋火器中也是極為罕見的。”
隨著劉錦棠的一聲令下,數門克虜伯後膛炮開始了連環施放。
炮聲震天,火光沖天,達坂城的寧靜被徹底打破。
炮彈如同死神的使者,準確無誤地擊中了城內的炮臺、月城、城垛,一處接一處地坍塌,城防設施瞬間化為廢墟。
半夜時分,一發炮彈如同流星劃過夜空,直接命中了城中火藥庫房。
一聲轟然的巨響,如同山崩地裂,震撼了整個戰場。
大風驟起,火勢迅速蔓延,庫房中所儲的藥彈和開花子被引燃,發出連續的砰訇聲,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
城中人馬在這突如其來的爆炸中碎裂,血肉橫飛,慘叫聲和哀嚎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地獄般的景象。
七十一師各部趁機發起破城逐殺,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伊徳爾胡裡在混亂中魂飛魄散,他意識到一切抵抗都是徒勞,於是攜帶殘部,伏地跪降,向劉錦棠繳械投降。
達坂城的防線在這一夜之間土崩瓦解,革命軍的旗幟在城頭飄揚,宣告著這場圍攻戰的最終勝利。
在達坂城一戰中,革命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這場戰役中,英勇的戰士們共斃敵5000餘人,生俘七千餘人,繳獲戰馬3000多匹、槍炮3400餘件。
這場勝利得益於左宗棠將軍的英明決策,他事先有言在先:“既放屠刀,既往不咎。”
在戰後的處理中,革命軍秉持著寬容待敵的原則,對阿古柏軍的俘虜給予了人道主義關懷。
他們均得到了衣糧,得以各歸原部。
這些俘虜紛紛表示,待革命軍抵近南疆時,他們願意作為內應,或者引導各酋長投奔我國。
在這場戰役中,阿古柏軍的重要將領伊徳爾胡裡也被革命軍俘虜。
當他被反綁著送進劉錦棠將軍的帥帳時,場面異常緊張。
劉錦棠將軍大喝一聲:“跪下!”伊徳爾胡裡嚇得慌忙匍匐在地,不斷求饒。
劉錦棠將軍嚴肅地說:“今日我雖不殺你,但爾等罪孽悠深,不日將押送肅州,聽候元首裁決。”
聽到這裡,伊徳爾胡裡沒想到自己還能有活著的機會,喜極而泣。
他對著劉錦棠不斷磕頭如搗蒜,感激地說:“感念大將軍不殺之恩,吾即遣人告稟阿古柏,縛送馬明,歸還南八城。吾等族人千餘,甘願臣服天朝上國。”
劉錦棠將軍看著伊徳爾胡裡的表現,心中感慨萬分。
他知道,這場戰役的勝利不僅僅在於消滅敵人,更在於感化敵人,讓他們認識到天朝上國的威嚴與仁德。
隨著湘軍少帥劉錦棠帶領七十一師攻克達坂城,他深知兵貴神速之道,不容片刻拖延。
劉錦棠即刻整飭軍隊,分兵進擊,不給托克遜、吐魯番二城的逆匪任何喘息之機。
三日後,大軍如疾風驟雨般進抵阿古柏次子海古拉防守的托克遜。
沿途,逃難的百姓絡繹不絕,他們面帶驚恐,衣衫襤褸,紛紛向劉錦棠的軍隊訴說阿古柏手下的安集延人的暴行。
原來,這些安集延人在聽聞達坂城失守的訊息後,恐慌至極,他們在托克遜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將這座城池變成了人間煉獄。
更令人憤怒的是,那些在達坂城被釋放的俘虜,也未能逃脫安集延人的魔掌,他們被殘忍地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