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第309章 答案都在青史裡(第4/5 頁)
把不好多事情,變成利好。史鼎的才能,讓他轉瞬間就拿出信服的謀略。
水溶深深看過史鼎一眼,也不再繼續多話,只命人下去傳令眾將士先行歇息。
正是用午飯的時刻,遠處寨樓上的民兵,也在抓緊修繕各處。聽聞喊殺聲停止,陳恆忙領著一幫文官跑出來。打戰時,他們幫不上忙。安排後勤的時候,一個個倒是得心應手。
半日的攻防,也算是徹底打醒大多數人。此時此刻,大家都是一艘船上的苦命兒。這艘船要是翻了,船上的人除了落草為寇,絕沒有第二條生路可以走。
好在民兵的戰力雖不行,軍需物資、軍醫等人倒是管夠。趁著間隙,陳恆趕忙湊到王二身邊,詢問起大致傷亡情況。
“哎。”王二什麼話都沒說,只這聲嘆氣就讓陳恆沉默下去。
後者站在高高的寨樓下,望著寨裡寨外的狼藉和呻吟。他沒有前世書中,看到屍體就嘔吐不止的反應。只是臉色微變,又強逼著自己鎮靜下來,不允許自己在大庭廣眾下露怯。
“該怎麼打,我聽你的。需要我做什麼,你只管跟我說。”陳恆只留下這兩句話。
王二倒沒生出什麼‘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悟,都是混口飯吃。自己要是能讀書,會考科舉,又怎麼會幹腦袋別腰帶的苦差事。
“這樣打下去,我們最多就打一兩天。”王二很是坦誠道。
半日的攻防,民兵傷亡雖大。可到底是守城的一方,又有王二的指揮排程。能只死個幾千人,已是意外之喜。
可難就難在,要是史鼎一直這般猛烈打下去。莫說箭矢刀槍還有多少,這些未經訓練的民夫,自己就會堅持不住。
“不會,最多一日。”陳恆斷言道,“最多一日,他們就得走一批人。最多兩日,他們就會放緩攻勢。”
王二不知道陳恆的判斷依據,從何而來。眼下敵方又來數萬援兵,若不是山道狹小,這些賊兵只能前赴後繼,才勉強守足這半日。真放到天下縣城、小城中。對方光來幾個衝鋒,大家就給身首異處。
寨樓下,突然傳來清脆的馬蹄聲。聽到幾聲呼喚,本還想解釋的陳恆,不得不跟王二一起探出頭。
不知何時,水溶帶著幾個護衛,遠遠站在箭矢射程之外,正朝著他們喊道:“陳大人可在?”
因是數名將士一同呼喊,聲音傳至耳旁時,還算清晰可聞。
陳恆跟王二面面相覷,也是喚來幾個官兵,如法炮製一番。
“陳大人,我們王爺愛才心切!只要你開門投降,必然保你們上下所有人性命。更有高官厚祿等著你……”
可真稀罕了,我放著正經官身不要,跑到你們這當個狗頭軍師嗎?陳恒指使幾個官兵喊話回去。
“身為朝廷命官,不思報國治民,豈有投敵之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七尺男兒,豈能做個數典忘祖的匪類?!”
跟文化人打嘴仗,就是這點不好。水溶古怪的想到,又對著護衛一番耳語。
“陳大人有所不知,我等追隨王爺奉旨討逆,進京勤王。正是撥亂反正,實乃正義之師。此乃天下大義,人心所向。”
“好一群恬不知恥的敗類,造反都說的如此冠冕堂皇。爾等怎麼不想想家中父老,不想想你們平日吃的民脂民膏?如今陛下在位二十餘載,開文科、修吏治、御外敵、通南洋。正是重造太平盛世,造福天下百姓。不知你們撥的什麼亂,勤的什麼王。”
“我等有太上皇旨意在手,當今陛下若真有賢德。為何子不容父,為何有這衣帶詔?”
“天家之事,自有宗人府裁奪。大宗正都沒說話,你們倒是急的話。從未聽聞父子相疑,外人置評的道理。簡直荒唐至極,貽笑大方。”
“天家之事,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