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3/4 頁)
了。所有朝會上的議論,周圍人的明示暗示,他想了好幾個月,終於十分確定了一件事,就是朝中有人想對南方邊境用兵。
李諭補了歷史,知道其實本朝的用兵從開國打下天下之後,並沒有徹底停止過。高宗皇帝時候有兩次大舉出兵,就是蕭從簡一戰成名的時候,不過那兩次都是對北方用兵,從此北方安寧。
之後高宗停止用兵,留些時間給國家休養生息,對南邊用兵的事情暫時按下。幾年後高宗駕崩,國喪時期,不宜出兵,孝宗繼位之後沒兩年,又駕崩。今年到了延平元年,總算安定了些,出兵之事眾人終於漸漸議論開始多了。
李諭想起之前蕭從簡說過&ldo;陛下的天下,不只是在京中&rdo;,想起了馮家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貢馬匹,許多點點滴滴都可以相互映襯。
今天他終於把話挑明瞭,問蕭從簡:&ldo;依丞相所見,該不該對南邊出兵?&rdo;
蕭從簡看向皇帝,他終於點了點頭。他會好好向皇帝分析眼前的境況。皇帝笑了起來,那笑容讓蕭從簡想起當年的高宗,那時候他才露頭角,高宗當年也一樣這樣問過他‐‐&ldo;以樸之所見,現在是不是對北邊出兵的好時機?&rdo;
第43章
蕭從簡從宮中一回到家中,就命人叫蕭桓到自己書房來。
侍從很快來回話,說蕭桓還沒有回府。蕭從簡併不很拘束蕭桓,他知道年輕人想要在外交友遊玩,管也管不住。何況知子莫若父,他知道自己兒子的性子,蕭桓從小就知分寸,這個優點是隨了母親。
蕭從簡就叫幕僚先拿了地圖來,他將已有的幾份地圖和最新收到的訊息一一對比。高宗還在時候,就說過南邊必有一戰,總得要徹底掃平。只不過當時北方更危急兇險,兩線作戰太過吃緊,因此先暫時將南邊放下。
這兩年對外用兵的國力早已經足夠,蕭從簡心中早就有一套方案,等的無非就是一個時機而已。
與幾個幕僚議論了許久,有人顯出疲態,蕭從簡就讓他們先退下了。他獨自又在書房等了一會兒,侍女來剪過一次燭花,蕭桓才終於回來。
蕭從簡見他並沒有大醉,衣著整齊,就沒有責怪他,只問他去了哪裡。
蕭桓只說去了舅舅家。蕭從簡知道他一向與舅舅家的幾個表哥交好,他也樂於看蕭桓與妻子孃家關係密切,便不再問。蕭桓反問:&ldo;父親等我,是有什麼事要吩咐?&rdo;
蕭從簡道:&ldo;皇帝今天問起了對南邊用兵的事情。&rdo;
蕭桓差點跳起來,他按捺住自己的激動之情:&ldo;父親如何說?&rdo;
蕭從簡淡淡道:&ldo;這事情我還在斟酌。即便下了出兵的決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今年年中之前,先屯兵吧。&rdo;
蕭桓聽到父親這麼說,就知道出兵十有八九是勢在必行了。他到底還是少年,說起打仗,臉色都發紅了。蕭從簡看著他這樣,不由想起自己當年,十八歲為將,並沒有半分喜悅興奮。
蕭從簡搖搖頭,道:&ldo;今天晚了,不說了。&rdo;
蕭桓笑著應了是,他腳步輕快地退了出去,似乎比回來時心情好了許多。蕭從簡看著他的背影,只覺得應該張口叮囑蕭桓些什麼,但還是沒說出來。
他想,罷了,何必要蕭桓事事都像自己。他當年可沒有一個做丞相的爹。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