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第1/3 頁)
關於所有制的改革
所有制的改革是近兩年才提出的。好象是1988年9月19日,趙紫陽在同弗裡德曼的談話中說,企業方面的改革,重點是轉向以公有制為主體的股份制。他還說: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不變的情況下,我們要嘗試一下西方國象發展商品經濟一些有效的經營方法。這裡頭表面上看是有前提的,實際上是要用股份制來瓦解公有制,用西方發展商品經濟的方式即西方的市場經濟,來代替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西方的市場經濟搞起來以後,都變成股份制了,還有什麼公有制,還有什麼社會主義。在這個問題上,他本人的話不太露骨,可以找一些他欣賞的經濟學家的文章來看看。比如厲以寧,還有什麼人。對溫州私營企業的大發展,我聽他說過,這就是一種模式。
講到公有制的問題,他有些話說得比較含糊。有一個問題是非常清楚的,就是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只允許講二者的共同點,不允許講區別,或者只講西方的市場經濟,認為這就是我們要實行的商品經濟,就是唯一的商品經濟。誰要講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有共同性,但是又有區別,有特殊性,他就認為是繁瑣哲學,是幹擾改革。陳雲同志去年10月8日的八條意見裡頭,很明確地講,他們試行西方的市場經濟,看來困難很大,贊成他們繼續探索,要注意總結經驗。趙紫陽的心思是嚮往西方那一套的。不少同志主張,不能把商品交換原則引入黨的政治生活、國家的政治生活領域。對於這種主張,他開頭口頭上也是不贊成的。話來他認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弊端或者腐敗現象,正好像資本主義初期的腐敗現象一樣,是不可避免的。去年十三屆三中全會上,把這個意思寫進了檔案,有人反對,他又改掉了。
這幾年趙紫陽口裡講的、腦子裡想的商品經濟是什麼?我們要做些分析。概括地講,就是抹煞不同性質商品經濟的區別,特別是抹煞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區別。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的檔案出來以後,經濟理論界在房山開了一次會,會上有兩派,一派講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是有區別的,各有特殊性,儘管有共同的地方,這一派佔少數;另一派就講,重點應該看到兩者之間的共同性。
關於十年改革理論討論會
1988年年底,中宣部召開十二屆三中全會十週年理論討論會。在醞釀過程中間,有人提出一個問題,說為什麼不把這個會延伸到建國四十週年時召開,回顧總結四十年的經驗教訓,討論理論上的是非。趙紫陽聽了這個意見以後表示,四十年中,&ot;大躍進&ot;做了結論,十年&ot;文化大革命&ot;做了結論,問題大的是&ot;三大改造&ot;。他說,按照他的設想,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可以不搞,&ot;三大改造&ot;都可以不搞,現在講五種經濟成份,個體經濟,私營經濟,集體經濟,國營經濟,中外合資、獨資,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原話可以查查。
有位學者今年在《理論動態》上發表文章就講了這樣的意見。理論界一直有人講要補新民主主義的課。毛主席當時把新民主主義作為整個一個時期,不像列寧所說的,民主革命勝利之日起就轉入社會主義革命。到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就有一個新的說法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即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由此提出批評關於確立新民主主義秩序的觀點。毛主席當時的解釋,認為沒收官僚資本,就是社會主義革命的重大步驟,民主革命結束,即進入了社會主義。到了1961年,又不再延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法,而是改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到&ot;三大改造&ot;,然後過渡到了社會主義時期。前幾年張顯揚就講,要補新民主主義的課,&ot;三大改造&ot;搞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