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2/2 頁)
負載過重的汽車,所以他們會選擇卸掉部分物資。他們一定曾捅破過某個木箱檢查裡的東西,既然是情勢危急他們不可能做得很細緻,當他們發現木箱裡竟然是沒有多大價值的錫礦時,就起了就地掩埋的心。要不然,那些日軍士兵戰後一定會設法回來挖這些黃金。但是沒有人來過。這證明他們根本就不知情。&rdo;
&ldo;那總有知情者吧?上次那個廣西大學的吳教授還說日軍根本不可能透過陸路運送黃金。這又是怎麼回事?&rdo;局長對此事頗有興趣。
之前一直沒機會說話的警官大學高材生開口答道。
&ldo;大家都知道國民黨派系林立,其實當年日軍也有派系之分。日軍因戰略或政見的差異,形成不同的派系。比如南進派和北進派。在二戰後期,意、德相繼投降,日本獨木難支的情況下,日本朝野軍政各界又產生分歧,一派認為要固守本土與盟軍決戰到底;另一派認為應該放棄本土,向蘇聯妥協,到滿州發展。最後是固守本土派獲勝。滿州發展派雖然勢微,但他們可能痴心不改,而且他們完全有能力透過秘密途逕取得這些黃金,並試圖將這批黃金從陸路運往滿州。為求保密,甚至於運送者都不知道自己運的是黃金。而知情者事後又不敢聲張此事,因為聲張此事等於承認是自己的行為導致了帝國的重大損失。如果凌覺的判斷沒錯的話,黃金是1945年6月份掩埋的,當年8月15日,日本就宣佈投降了。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參與其中的知情者天各一方,很可能都還沒來得及調查黃金的具體埋藏地點就已經進了軍事法庭。這就是為何後來沒有日本人來挖黃金的原因。&rdo;
&ldo;我同意林隊長的推測。這也是為什麼1948年,桂系在北平的情報網得到這個情報時半信半疑的原因。&rdo;頓了頓,凌覺不忘探一探局長大人的口風&ldo;那批黃金的具體數目是多少啊?&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