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第2/3 頁)
份常規禮物,略說了兩句話就告辭了。
倒是李用星那裡,他不但一一回復了眾生員的拜帖,還約他們在休沐日裡小聚。
李用星他是乾元三十四年的進士,考中進士後經歷了考庶吉士、留館、選編修、升修撰,整個仕途通道都非常通暢順遂。
只可惜乾元四十年時,他的老師首輔許閣老致仕還鄉,許黨轉瞬間就失去了核心人物,第二代又沒成長起來,瞬間開始青黃不接。
李用星他又不肯轉投別人,從此以後,仕途也就開始艱難起來。
熬了六七年,他才得了今年這個提督學政的差使。
就這還是他資歷深厚,又上下活動才得到的結果哩。
賈璋是和幾個關係不錯的同年一同去李用星家的。
這些人都是他在文會上認識的,分別是禮部員外郎郭本立的嫡長子郭子守,清寧伯府的幼子孟吉祥,以及山水畫大家曾楷的次子曾靜。
四人約在茶館見面,待到人來齊了,才一同啟程,前往李用星家拜見宗師。
到了李家後,李家的門子收下他們四人的帖子,然後找了一個小廝給他們引路。
賈璋等人在小廝指引下,來到李用星的書房拜見宗師。
他們幾人在院試開考那天就遠遠地見到了李用星過來,但是相距甚遠,並沒有看清楚他的具體相貌。
今日當面一見,只見李用星眉目細長,相貌十分儒雅,身穿一領青緞直裰,頭戴四方巾,是十分標準的儒生打扮。
賈璋等人一同作長揖拜見李用星道:“學生等拜見宗師。”
李用星笑著讓這些身著青衫、儀容整肅的少年秀才起來。
他心裡對這些少年人很是喜歡。
尤其是郭子守和賈璋,前者是他的年家子,後者是他欽點的案首,他自然會格外看重他們一些。
李用星拉著幾人的手殷殷勉勵了好些話,才放他們去李家的花廳去和同年說話。
到了花廳後,賈璋和孟吉祥兩人格外如魚得水。
這兩人雖然年幼,一個八歲,一個十二歲,但都是頗擅長社交的。
反倒是郭子守和曾靜兩個年長些的有些靦腆。
不過有賈璋
和孟吉祥拉著他們兩個,他們兩個也很快就適應了花廳裡的熱烈氣氛。
又過了一會兒,李用星和那幾位被他聘請過來為院試出題的老先生到了。
在他們到來後,花廳裡的氣氛變得更加熱烈起來。
其中又有一位致仕的老先生提議,讓諸位新晉生員作詩酬唱,編纂文集。
李用星乃翰林出身,頗愛這些風雅之事,自然無有不應。
他還想出了一個妙法兒,只讓眾生從他珍藏的百花書籤裡掣取書籤,抽中了什麼,就以什麼為主題作詩。
賈璋抽中的是梨花。
他在看到題目後思忖了一會兒,落筆寫道:“槐序飄香雪,梨花映小樓。經雨且皎皎,沾露更輕柔。桃杏紅粉質,怎及白玉綢?郊外千樹雪,吹落小西洲。”
李用星見賈璋七步成詩,頗有捷才,得意自己果然沒有錯選人才,又細細指點了賈璋幾句作詩的訣竅。
賈璋當然是俯身傾耳以請,李用星見他這般尊師重道,果然更加歡喜,指點關竅時也更加細心了。
中午李用星又留了新晉生員們吃飯,給眾位生員留下了平易近人、儒雅隨和的好印象。
待眾位生員離開後,李用星還送了他們各色表禮,真可謂是賓主盡歡。
就連一向沉默寡言的曾靜,都說這位李修撰是一位極其寬和儒雅的誠實君子呢。
李用星這般隨和,也是有原因的。
生員們,尤其是年輕的廩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