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來自異世界的你。(上)(第1/4 頁)
首先,日耳曼尼亞的軍事發展給祝融一“種先進了,但不完全先進”的感覺。
雖然戰術應用,兵員素質,技術發展都達到了祝融前世二戰末期的水平...
但不知道為什麼,其對於陸軍發展,海軍發展,以及未來戰爭趨勢完全沒有概念。
坦克設計還處於更厚的裝甲,更大的車體,更粗的炮管,這種古典思維。跑得慢,難維護,還是空軍們最愛的大靶子...
戰艦設計也是,更大的戰艦,更厚的裝甲,更好的艦炮。疊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在航母艦隊面前就是個小丑。
空軍還好,至少目前來看是沒問題,確實是奔著高空高度這個發展趨勢去的。
火箭發展是最離譜的,研究出了一款射程200公里的液體導彈後竟然就叫停研究了!
弄的祝融一頭霧水。
真的,祝融有權懷疑日耳曼尼亞那邊壓根沒有穿越者,但是親自跑一趟後他又推翻了這個猜想。
最後只能把這些現象歸咎於穿越者的問題。
畢竟這發展路子... 妥妥的德三複刻啊,正路歪路全部都原原本本的複製過來了。
這日耳曼尼亞在技術發展上還不如德三,畢竟人家德三海軍好歹還是試圖發展航母了。火箭技術也一直是當時的世界扛把子。甚至還整出了衝壓發動機,磁力導向魚雷,機載雷達,飛翼雷達隱身設計,無線電制導炸彈,可變機翼等一系列在那個時代顯得非常格格不入的東西。
不過日耳曼尼亞在民生方面確實做得不錯,跟隔壁蘇維埃的民生質量有一拼,甩那群蟲豸國家幾條街,比德三那個寄中之寄更是好出幾個月亮直徑。
只是內燃機和電氣化普及做的比較差,內燃機機車目前普及率只達到了30%,電氣化工業生產更是完全沒有頭緒。
而蘇維埃的電氣化工業生產已經普及了40%,只是在電氣化鐵路上遇到了一些問題。
可以說,蘇維埃的民生科技和生產技術全部都遠超日耳曼尼亞,也遠超其本身的軍事工業生產技術。
但日耳曼尼亞反過來了,軍事工業上應用了大量新興技術,各種先進裝備都能第一時間量產並裝備。而民生應用卻推進緩慢。
總體上來講,蘇維埃的發展方針是以科技發展,工業革新為核心。全力發展航空航天技術,再將其技術反哺到其他領域。
而日耳曼尼亞的發展方針是以軍事技術,全球爭霸為核心。盡力擴大軍工生產,對世界發起全面攻勢。
這給了祝融一種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的錯覺。
『形容起來還是少了些震撼感,親眼看到後會有一些新的體驗...』
祝融與薇爾莉特正聊的開心,霍夫曼中尉突然開口了。
“前面就是交戰區了,注意隱蔽。”
霍夫曼掏出手槍,開啟保險,上膛。
“明白。”
薇爾莉特也掏出兩把手槍,用力一甩,非常便捷的利用重力完成了上膛。
(現實中請勿模仿!利用慣性來給手槍上膛是個技術活,玩不好容易脫手走火。@Sig p320。)
兩人壓低身形,隱藏在高草叢裡悄悄進入了交戰區...
與此同時,蘇維埃行政委員會。
時任委員長,格拉西諾夫·格里戈裡耶維奇·烏里揚諾夫正在處理著堆滿桌子的待審批檔案。
“唉,任重而道遠啊...”
雖然他思想先進,富有遠見,治國有方。但是他本質上只是想給自己創造一個近似故鄉的環境,然後退休摸魚,打遊戲看電視。
結果創著創著就創死了好幾個國家的王室和貴族,然後又創出了世界最強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