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後周世宗(第3/4 頁)
——誰讓他頭頂上明明白白標著高亮加粗的“耶律德光”四個大字呢?
再看此人如今的模樣,水鏡前許多正要喝水的人猝不及防之下一口水噴了出來——
只見耶律德光坐在車上一路逃,晉軍跟在後面一路追,眼看追兵
越來越近,這位契丹國主急得額頭冒出冷汗。
突然,一頭駱駝出現在他視線中,耶律德光大喜過望,趕緊換上了駱駝,騎上駱駝便絕塵而去。
只剩下追不上的晉軍徒勞望著他的背影。
而鏡中人也好似忍不住發出一聲輕笑。
【逃亡途中,契丹國主耶律德光及時解鎖了駱駝駕駛技能,這才得以逃命。與後世“驢車漂移”的宋太宗,真可謂一時瑜亮!】
【當然,耶律德光還是比後者強出很多的。這個評價似乎同時侮辱了三個人。】
“……”不久前才結束了驢車漂移的宋太宗趙光義覺得很艹!大腿上的箭傷傳來一陣又一陣疼痛,讓他的表情都扭曲了起來。
宋太宗這個諡號一出,準是他沒跑了。“驢車漂移”這四個字,理解意思還是沒問題的。
……耶律德光、周瑜、以及諸葛亮,都被侮辱到了。只有他趙光義沒有被辱是吧?
趙光義表示有被羞辱到。
他漲紅了臉強行辯解:“這怎麼能叫驢車漂移?身為一國之君,身兼天下之責,戰事不利首要保全自身,不是應該的嗎?”
“一旦淪為俘虜,豈非為天下笑!”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那麼蠢的皇帝吧?連在敵方大軍包圍中逃跑都做不到?
平行時空的宋徽宗強行壓下想要往上翹的嘴角,好歹這也是自家的老祖宗。
但他心裡卻在暗自得意地想:上戰場這種事多危險啊,有那群不怕死的武將去就夠了,實在不行多出點歲幣嘛。皇帝豈能將自身置於險地?太宗皇帝要是像自己一樣老老實實待在汴京,也不至於被調侃到歷朝歷代。敵國大軍總不會衝進汴京來抓走自己吧?
漸漸平息的戰鼓聲此時突然再度奏響。
【倘若說第一次攻晉,勉強能算不分勝負,第二次可就是徹徹底底大敗虧輸。然而耶律德光就是這樣一條道走到黑的男人——開運三年九月,他又雙叒來了!】
【這一回,他甩出了新套路,讓盧龍節度使趙延壽和瀛州刺史劉延祚分別給後晉朝廷去書,信中流露出想要離開契丹、重歸中原、投靠後晉之意,後晉信以為真。】
【恰好不久前契丹軍隊三萬人侵犯河東,卻被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打敗,斬首七千。如今又有人知情識趣主動投誠,後晉天子石重貴大為得意:只准契丹連年來南侵嗎?我大晉亦可北上,一舉反攻契丹!】
【開運三年十月,石重貴以杜重威為主帥,李守貞為監軍,盡起全國之軍,連自己宮中的禁衛都派了出去,北征契丹!】
【這毫無疑問是一場過於偏激的豪賭。從陽城大勝以後,石重貴便日益驕奢,既不體恤連年征戰下需要修養生息的百姓,也沒有意識到各方節度使早就有了異心——當初石敬瑭開了個“好頭”,想效仿他的人可不少,其妹婿杜重威就是其中之一。】
【杜重威以皇親國戚的身份當上大將,只知橫徵暴斂欺壓百姓,和契丹交鋒是萬萬不敢的。他出徵在外,不斷要糧要兵,卻毫無建樹,不僅聽不進下屬正確的建議,還昏招迭出,最後落得一個糧道被截、後路斷絕,被困在滹沱河南岸的下場!】
【眼看就要被困餓而死,奉國都指揮使王清提出了一個頗有可行性的建議:“恆州就在五里外,只要咱們強行奪取橋樑,衝破敵軍的圍堵,就能前往恆州就食。”】
【他不僅是嘴上說說而已,還自願作為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