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綠林起義(第2/4 頁)
了小罪便被縣令誅殺,其母憤恨之下聚起數十百人入海,一路擴張到數千人,引兵攻破縣城,直接殺了縣令,呂母將其
首級放到兒子墳前祭奠,又大搖大擺回到了海上。僅從此事,便可窺出新朝各地之混亂不堪,而王莽統治下的政府,早已失去了民心。】
水鏡之中,一支隊伍橫行海上,大搖大擺而來,殺完縣令又大搖大擺而歸,縱掠如風,出入如入無人之境,極其囂張。
水鏡之外,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呂雉都不禁露出震撼之色:“好一個女中豪傑!”
兒子被殺就舉兵殺了縣令,可太霸氣了。
至於說在這個過程中對無辜百姓造成的傷害,只能說,那個時代已經爛了,沒有這位呂母,也有更多反抗者出現。而只要他們和朝廷之間爆發衝突,總會牽連無辜。
在呂雉瞭然的視線中,水鏡中雲霧聚散,再次出現了一副全新的場景。
只見一群面黃肌瘦的流民們自四面八方而至,聚集於群山之間,有人振臂一呼,於是眾人浩浩蕩蕩而下,殺向諸多縣城。
一張虛幻的地圖出現在眾人眼前。
【天鳳五年,一群快要餓死的農民再也無法忍受連年的天災和官吏的盤剝,在琅玡人樊崇的帶領之下,掀起一場大規模的起義,極短的時間便有了數萬之眾。由於這支起義軍計程車兵都將眉毛染成紅色,便被稱為赤眉軍;】
【而更早一年,荊襄之地,以王匡、王鳳為首的數百饑民早已在綠林山起義,數月之間便聚起七八千人,號稱綠林軍。】
【赤眉軍和綠林軍,也是當時天下實力最強的兩支起義隊伍,後世便將新莽末年的農民起義合稱為綠林赤眉起義。】
【轟然爆發的起義軍像是一個驚雷驚醒了王莽空想的美夢,他派出大軍,前往各地鎮壓叛亂,結果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樊崇所率領的赤眉軍,本就是因為活不下去才造反,一開始並沒有攻城略地的打算,等逐漸壯大,便定下了對普通百姓“殺人者死,傷人者抵償其罪”的約定。赤眉軍士氣如虹,朝廷派來的軍隊一波又一波,卻跟送菜似的敗在赤眉軍手中,最後,就連王莽派來的十萬大軍都大敗,兩個主帥一個倉皇逃跑,一個當場戰死。赤眉軍便開始攻掠各地,軍紀不復嚴明。】
【另一邊,討伐綠林軍的戰事也不順利。】
【荊州牧率領兩萬大軍攻打綠林軍,卻被王匡等人大破之,數千人被殺,連輜重都落到了綠林軍手中。綠林軍還順便拿下了竟陵,轉而攻打雲杜、安陸等周邊郡縣,擄掠婦女人口,短短時間便壯大到五萬人——這麼一趟剿匪下來,“匪”反而越剿越多,發展到地方州郡都壓制不了的地步了。】
看到這裡,起義專業戶的漢高祖劉邦已經是大搖其頭:“起義這種事,應該學乃公啊!學那陳勝吳廣,最終不過為王前驅而已。”
——不能明確堅守綱領,沒有一個同樣的目標凝聚其心,就算一時聲勢浩大,最終卻難成大事。陳勝的例子還不夠明顯嗎?
然而,就是這樣兩支義軍,卻把朝廷的大軍吊起來打,可見新朝是真的不行了。
問題是,劉秀他人呢?
漢高祖劉邦看來看去,從水鏡的左邊看到右邊,愣是沒發現劉秀半個人影。
——說好的中興大漢再定江山的光武帝呢?
【綠林軍聚嘯山林,聲勢正壯,誰知倒楣碰上瘟疫,軍中死了一半,於是他們只好兵分幾路出山。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領,西入南郡,號稱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鳳、馬武、朱鮪、張卬等人率領,北入南陽,號稱新市兵。又有平林人陳牧、廖湛率領數千人加入他們,號稱平林兵。】
【綠林軍和赤眉軍與朝廷大軍的交戰,讓蠢蠢欲動者都看出了朝廷的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