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媽媽的思想(第1/2 頁)
一天要將媽媽砍好、枝葉都剔除掉的竹子拉到這裡,還要在拉到馬路上去,而至於過了這個小橋,我和弟弟需要一次拉一到兩節,因為那裡有一段兩三米高的坡上去,小石板路崎嶇而上,一塊大石頭也不好上,膽小又怕摔到,上到這路的上邊,還需要走一段十米左右的水溝,這就需要在二三十厘米寬的溝邊上行走,這段路,之後需要過寬一米多的水溝,一塊兩根木頭釘在一起的木頭橋就這樣形成了,過了這個橋又要爬一個小土坡,這裡會被人種上菜,這時候就需要小心的路過,不然就會被媽媽罵,過了著三四米寬的小土坡,我和弟弟就能來到馬路邊上了,將竹段扔在路旁,繼續往復,一般需要在下午回家之前將這些捆好後,賣掉,因為竹子一天是一個價格。 我是個危險幻想者,就是人們常說的被害妄想症,我時常會先做出危險預判,然後儘量去繞開這個危險,比如拉著竹子,就要避開可能摔倒後會出現的現狀,比如我不小心磕到石頭上,不小心磕到竹子被砍出的尖銳部分,還有竹子破了,手被壓出傷口或是被竹條拉出傷等等。 我沒有力氣,弟弟也是個愛偷懶的,所以我只能來回的跑啊跑,我還需要注意弟弟不要跑到河裡去了,因為要是弟弟有什麼事情,做姐姐的自然被罵。弟弟很喜歡去河邊玩水、弄魚。 領了報告書的我還需要回去繼續做這事情,穿著很是破爛,我甚至覺得我要是不動起來就會因為冷而生病。龔青問我寒假無不無聊,我說我需要幫媽媽拉竹子十幾天,一般需要拉到過年前十天,龔青一句好奇的話:“你家不是有錢嗎?” “農村人能有多有錢?我媽說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我媽又不找人做,她說那樣就少12塊錢一百斤,就只能我們來不是?”我一臉這確實是錢的問題,要是我家足夠有錢,我也不是很想做這事情的。 “我不知道,我們家沒有竹子可以砍。” 他一臉和我家不一樣,其實我也是羨慕著,多好呀!都不用自己做這些事情,那時候我和弟弟連手套都沒有,手還經常割傷,對此,我很不高興,即使手受傷了好像也沒有人會關心,這或許就是慢慢開始孤獨的一個過程。 但是媽媽就會說那些不種竹子的人甚至連竹子都沒得砍,這就是不勤快,或許很多人外出打工掙錢是為了子女,但是他們一旦不在外工作了回到家不會種地,沒有地,那麼就會很困難,其實我不知道該不該贊同媽媽的說法。 早出晚歸,好像在等待什麼,媽媽問奶奶怎麼不去把他們的竹子砍了,現在的價錢是很好的,可是奶奶不喜歡做那樣的體力,媽媽說她“懶,明明可以動手在自己林林頭砍竹子賣錢,非要和那些老媽子一起去挖折耳根。”媽媽認為挖折耳根不掙錢,那時候也就10塊不到一斤,年前兩天的價格能買到十多塊,要是掙個一百塊也要十斤,那麼細的一根折耳根,回去還要洗。對於這一點,媽媽就認為奶奶、伯伯、伯孃他們不懂得掙錢,說著我伯伯、伯孃他們兩,就撿垃圾,水泥口袋,賣了就在街上喝酒。 好像我是從哪裡學來的不去管別人的事情,應該準確的說我為什麼不喜歡去幹涉別人,要別人怎麼樣,或許就是如同這些老一輩看來的。 爸爸回來了,我和弟弟還有媽媽已經連著砍了很多天的竹子,可是爸爸回來後,爸爸不樂意去做這樣的事情,就去看著我們弄了一天,之後媽媽也累了一般不想再去砍竹子了。 眼見著就要過年了,也就是爸爸回家的第三天,爸媽就要開始商討著買東西什麼的,可是每年這樣的時候他們都會吵架,比如爸爸今年沒有拿回多少錢,比如爸爸經受不住叫喊和別人打牌去了,又比如爸爸做事情慢拖拖的,什麼事情都不如媽媽意,他們每次吵架,我都會跑到樓上哭,見不得這樣的事情,可是我從來都不敢說,這好像是大人們的事情,弟弟對於此從來不發出自己的聲音,好像這都不是他應該理解的事情,弟弟也是一個容易被大孩子騙的,比如胡飛和我舅舅家的孩子,就喜歡和別的大孩子一起找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