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忠心護主崔呈秀(第1/2 頁)
只是有一點,別死人就好。 可這樣順心如意的情況,並不是每次廷杖都有。 考慮到太監監刑,錦衣衛執行的嚴峻形勢,而往往這兩者和文臣的關係都不好。 那這樣的話,文臣就會因為廷杖執行者的手藝不精,而死傷慘重。 這對於文臣來說,就有點划不來了。 同樣,這樣死人的極端情況,也會加劇皇上和大臣的對立情緒,大明的政務工作就越發不好開展了。 那些清流,特別以抗辯駁斥甚至訓斥皇上的御史最為出頭冒尖。 以前他們位卑權重,領了廷杖還洋洋得意,邀了直名,獲得了士林的讚譽,以後在官場上更好混。 像這樣的清流,估計以後他們就不好混了。 崔呈秀之流的人物一多,皇上兩相對比,忠奸先不說,很明顯後者用起來更順手啊。 畢自嚴正在擔心,以後東林黨的處境會更加艱難的時候。 崇禎開口說話了。 “畢愛卿,朕先不回答你贖罪銀的問題。 朕只想問問你,朕偌大一個大明國,兩京十三省,億兆子民交的稅,還不夠多開支一筆八十萬兩的軍費? 當真戶部國庫裡已經是寅吃卯糧,捉襟見肘了? 堂堂一個大明朝,天朝上國,如今竟連八十萬兩白銀的軍費都掏不出來嗎?” 多次提問,真的證明崇禎困惑了,那國庫真的是連耗子進去都要流淚嗎? 崇禎知道一個合格的戶部尚書,都是屬貔貅的。 所以他還是想探探畢自嚴的底。 努力從國庫裡榨油,自己內庫有錢是有錢,可國家的事情還是要用國家的錢。 如果遇到花錢的時候,不動腦筋解決,都想著皇帝的內帑,那如何了得? “回陛下的話,微臣無能,國庫確實虧空,不說一貧如洗,也是差不多的光景。 如今已經是歲冬,官員的俸祿還是用歷年國庫中存放的香料、藥材和陳米充抵的。 弄得京城大小官員怨聲載道,紛紛罵微臣是一個守財奴。 可是他們難道不知道? 歷年官員俸祿的大頭,可都是拿大明寶鈔充抵,如今一貫寶鈔不值一文錢,幾如廢紙。 何人明白臣的難處? 如今國庫確實沒錢,這麼給陛下說吧。 微臣的胞弟畢自肅是遼東巡撫。 遼東這樣緊要的地方,還是經常短缺軍費。 臣弟多次書信要軍餉,臣都不許。 實在是方方面面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 這些關寧鐵騎的丘八,什麼軍餉、糧草、衣物被服都是要最好的。 稍微短缺幾月軍餉,就要尥蹶子踢人。 這些丘八打贏了朝廷要給賞錢,打輸了朝廷要給補償,打死了朝廷要給安家費。 再加上上面那些總兵、遊擊將軍之類的······” 說到這裡,畢自嚴有些遲疑,停頓了一下。 不過隨即接著往下說,他當了戶部尚書,得罪人不少,也不怕今天這件。 對於他來說,面聖的機會不多,不吐胸中塊壘實在是不爽,要吐就吐個乾淨。 看皇上也不煩,讓皇上盡情接著就是。 “這些軍中的將軍最是可惡,大都有吃空餉的惡習。 吃著空餉,還要剋扣現有士卒的餉銀,喝著兵血,也不怕撐著·····” 崇禎擺擺手,示意畢自嚴不要說下去了,大明文武,如今都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大哥不說二哥。 畢自嚴說的這些都是軍中弊病,根深已久,崇禎早已了熟於胸。 不熟也不行,後世分析明亡的原因,文恬武嬉是頭條。 這種局面,不是短時間內,崇禎一句命令一道聖旨就可以解決的。 崇禎不打算對軍中乃至兵部,以及勳貴掌握的五軍都督府和京營動刀子,起碼最近是不想動刀子的。 眼下還是抓緊穩固防禦工事,把京城周邊經營得固若金湯才是正事。 關起門來,門還要關嚴,才好打狗,不是嗎? 崇禎可不想和舊時空的歷史一樣,僅僅兩年時間。 就讓皇太極率領全家老小並七大爺八大叔一大堆。 浩浩蕩蕩幾萬人,在這京畿地區武裝大遊行外帶大掃蕩。 最後一大家子人,耀武揚威來到自己京城前,開啟大招嘲諷。 “你打我撒! 你打我撒! 嗨嗨嘍! 你打不著,你打不著,氣死你。” 這樣的場景,崇禎每每想到,都要驚起一身雞皮疙瘩。 作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