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四出的緹騎(第1/2 頁)
不能到了關鍵時刻,隨手一指內閣成員。 “那誰誰?出來回朕話。” 那就有點粗魯不禮貌,失體統了。 “施鳳來? 沒聽說過,很有名嗎? 好像歷史上籍籍無名? 錢龍錫? 好像聽說過,和袁崇煥關係挺好,一內一外的,也有人說是謠言。 記得舊時空裡,他倆差點結伴一起上了黃泉路。” 崇禎帝再次閒聊一陣,對自己的內閣有了個大致的認識,重申一下對所謂閹黨的處置方案。 除客氏一家,再加上顧秉謙,馮銓,孫之獬,陸萬齡等不足十人處死外,餘者包括地方上的官員,只是罰沒九成家產。 陸萬齡這個國子監監生,必須死,而且死得不能太輕鬆,崇禎重點強調一下。 實在是此人太過噁心,竟然異想天開,把魏忠賢抬進文廟裡,和至聖先師孔子肩並肩,一起享受天下人的供奉。 想想那畫面,文廟供桌上,左邊是孔子,右邊是魏忠賢,簡直想想都刺激。 魏忠賢,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混混,當太監當到這份上,也是空前絕後了。 幸虧天啟死得及時,不然陸萬齡這傢伙的陰謀就得逞了。 崇禎一想到哥哥要是沒死,回頭自己也要像拜孔子一樣,拜魏忠賢這個太監,他就有點難受。 咦咦咦,對了,這是不是才是皇兄天啟的真正死因? 崇禎希望內閣指導三司儘快結案,這點工作量並不大,兩三天就能處理個七七八八。 這起案件過去後,內閣和六部九院科道,要儘快抽身,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日常公務上。 “未來的大明可能是多事之秋,朕還要和諸位愛卿攜手共進,眾愛卿一定要了解朕的良苦用心。” 說完最後一句話後,崇禎就起身走了。 留下一頭霧水的閣臣們,這就是傳說中的皇帝問政嗎? 怎麼就偏愛首輔一人? 其他人怎麼一點感覺也沒有? 未來的大明是多事之秋,比他哥哥天啟時期還要不好嗎? 這不是在詛咒自己嗎? 這些大臣不知道的是崇禎帝是舊時空的人,已經知道未來崇禎年間大明的內憂外患。 崇禎已經有了自己的真實打算。 崇禎的打算很簡單,不過就是按照舊時空雍正的歷史。 “依樣畫葫蘆,內閣不動,裡面的人無論再折騰都不怕。 首輔只要維穩,替朕應付雞毛蒜皮的政務。 對於軍事戰役,朕再另支個爐灶,建立軍機處就是了。” …… 天啟七年最後一個寒冬即將過去,新的崇禎元年馬上開始。 京城的四九門,最近有點熱鬧,臨近年關,有錢沒錢,老百姓都是要過年的。 沒人注意的是,一些緹騎正在頻繁外出,一個個行色匆匆。 在沒有無線電、手機電話等未來通訊手段,一切訊息的傳遞都要依靠馬力,信鴿有它的侷限性。 十七世紀的大明神州大地上,以京城為中心,十幾支小股廠衛像蜘蛛網一樣散佈出去,正在馬不停蹄地奔跑。 每支小隊伍都有自己要尋找的目標。 其實大朝會沒開始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奔跑。 因為親愛的崇禎陛下,交給他們這些緹騎一個要命的任務,必須把名單上的大人物們都請到京城裡過年。 “朕要和名單上的這些愛卿們平臺召對,共商國家大事,爾等要是延誤了時間,怠慢了朕的愛卿們,爾等就不要回來了,抓緊挖個坑就地把自己埋了。 我會讓南鎮撫司給你們報個工傷的。” 崇禎也不管這些人聽懂聽不懂“工傷”的意思,朕只負責說話造新詞,下面這些手下,要懂得自己領會,提高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行。 對外面的大臣,崇禎還要假客套假客氣。 對於自己的親信廠衛,必須要快節奏,雷厲風行,愛咋咋地。 只有這樣,才能跟上崇禎的步伐,跟著崇禎總有一天,總有人會有想法,去探索外面的星辰大海。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崇禎放出去的廠衛,到時候到了地方找到人。 帶上皇上的聖旨,這些緹騎必須好言好語哄這些大人物上京,還要雙手奉上車旅費盤纏。 想想他們這些天使,對待被傳旨的,還要卑躬屈膝,也夠幹得心酸的。 由不得崇禎不著急啊,因為他面對的敵人是,關外已經登基稱帝一年的皇太極和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