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ldo;源遠流長嘉陵江,千年絲綢保寧城。只應添得清宵夢,時見滿江流月明。&rdo;
眾人聽得這兩句,如覺得此詩道盡嘉陵之美,委實上乘之作,一時叫好聲圍滿了眾士子們。眾學子也為此詩的才學折服。
陳堯叟道:&ldo;我本以為二弟的詩已經上乘,沒想到,三弟小小年紀居然得如此文采,此句真道盡嘉陵江水,委實可為第一。&rdo;
陳堯佐也笑道:&ldo;三弟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咱們家的才子,當屬三弟了,哈哈。&rdo;
陳堯諮笑道:&ldo;哪裡,就是二哥逼得緊,不然哪裡做的出來。&rdo;
大家也議論紛紛的,陳府三公子什麼時候有如此才學了,真是陳府之幸,二公子名滿整個縣城,三公子更聰慧。
眾人說笑了一陣,看天色尚早,王士子提議道:
&ldo;今日興致如此之濃,又得見如此佳作。咱們不如同登凌雲山,在山頂的亭子裡俯覽整座山峰之景,豈不美哉。&rdo;
眾人立即響應,一群學子便說說笑笑,品頭論足的往江邊山峰上走去。
第十章 詩詞盛名
而此時,在凌雲峰上宴山亭中,一中年人宴飲正酣,觥籌交錯,顯得賓主盡歡。近看之下,當中在坐便有陳堯諮的父親陳省華、縣衙李主簿作陪,劉夫子也在其中,幾人言笑晏晏,把盞盡歡。原是官假之期,柳縣令在此宴賓客,此時正興致盎然。
陳堯諮等一群士子在山下江邊的行為,自然被看在眼裡。眾人雖看見那出人群聚集,以為逮人生事,正欲檢視,卻聽見傳來隱約叫好之聲。一看之下,原來是一群士子的聚會,便不再理會。
卻未知,這群士子走上山頂的宴山亭方向而來。眾賓客正疑惑之間,只見柳縣令出聲道:&ldo;這確實哪裡的學子?&rdo;
旁邊一人回道:
&ldo;這些本是老夫私塾的學子,或是假日郊遊而已,望大人海涵。&rdo;原是劉夫子,他與縣令本是好友,常有詩詞互贈,故也是今日宴山亭之座上之賓。
這柳縣令本是文人,崇尚古文之風,金鑾殿聖上欽點進士,當然喜好文風,尤其是好學之士。聽聞是劉夫子的門生,便來了興致,笑道:
&ldo;陳縣尉的二公子可在其中?&rdo;他也聽說過陳堯佐有些才華,便想趁此機會試探一番。
陳省華遠遠望去,只見家裡三個兒子也在一起說說笑笑的。便起身答道:
&ldo;大人,卑職三子皆在其中,擾亂大人興致,卑職之罪也。&rdo;
柳縣令卻捋了捋鬍鬚,笑道:
&ldo;陳縣尉怎可如此而言,文人士子有此雅興,只為我等增添興致,何有敗興之說。&rdo;
說罷,便對身旁一家丁似的小廝道:
&ldo;去請眾位學子來飲酒一杯,以助其興。&rdo;
小廝聽罷,躬身反轉出去,走到眾位士子面前,道:&ldo;前方可是謙於書齋的眾位士子?&rdo;
有人答道:&ldo;正是,敢為先生有何貴幹?&rdo;
小廝答道:&ldo;縣令大人請各位士子道前方宴山亭一敘。&rdo;
眾人驚訝,他們雖是學生士子,但是見到縣令大人卻還是頭次,怎不讓人吃驚。
陳堯叟卻是鎮定的道:&ldo;還請帶路。&rdo;
&ldo;這邊請。&rdo;
小廝做了一個請的動作,便帶頭走去。陳氏三兄弟不是膽小之人,便走在前面,其他士子卻是在後面推推嚷嚷的,卻誰也不想放過這個時機,都跟著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