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1/2 頁)
於是便讓從小照顧懷歆的一個老媽子,跟著懷歆來了山雲書院。
想到這裡,懷歆不禁無奈。他不帶小廝是怕小廝多舌,令他不能專心求學,他父親給他派老媽子也是怕小廝攛掇他學了些外面貴族子弟的風氣,丟了書香世家的傳承,可他父親不知道的是,這老媽子對家裡是忠心,對他也是真好,可老婦人都是最嘴碎的。原本這老媽子在懷家還有些閒聊的機會,可如今她一個人跟著少爺在外,遠近都找不到同齡人,就把懷歆當做說話桶了,每次一開口都令懷歆嘆息。
懷歆這下便一如往常般嘆了口氣:&ldo;……算啦……不說啦……我還要看書……&rdo;
老媽子這才記得了自家公子是最喜靜的,忙轉身進到裡室用挑來的水給浴桶盛滿了:&ldo;公子,你想入浴的時候,跟老僕說一聲。&rdo;懷歆聞言便放下手中的書,在裡間脫了衣服,踩著老媽子架好的梯子,光著身子一步一步探進冰涼的山泉水中。
這是懷歆在一天中最舒服的時候,周身環繞的冰涼的觸感,讓他的思緒都敏捷起來,他好玩一般地想著老媽子的話,力圖根據這幾條簡單的傳言推斷出這個傳言中寒門弟子的秉性,家中境況。
懷歆享受著沁人心脾的涼爽,有些百無聊賴地想著:說元蒙院裡的人 &ldo;尸位素餐&rdo;,說明&ldo;他&rdo;很以自己的道德為傲,又說元蒙院裡的人&ldo;躺在功勞簿&rdo;上,說明&ldo;他&rdo;很以自己的才學為傲。既然出身寒門能進書院,那定是有名師推薦。&ldo;他&rdo;還如此不畏權貴,或說不通情禮,說明&ldo;他&rdo;在家鄉的時候沒有人能比得上&ldo;他&rdo;,所以才有瞭如此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莽撞。
懷歆將自己的半張臉埋在水裡,吐出泡泡……元蒙院這件事,從適才老媽子的寥寥數語,還能推斷出什麼呢?懷歆思索著。
這樣的思考對於懷歆來說,就像每天必備的功課一樣,如果今日沒有古驁這件事,他也一定會從《七史》找一段小文,一句一句地忖度書中人的對話,設想當時的情景,聊以賞玩。他從小學的便是用兵之詭道,這對他來說,不過是最基本的練習而已。
……對了,還有就是這位寒門學子家中,父母一定是一夫一妻。能得了&ldo;尸位素餐&rdo;的評語,元蒙院那些公子,怕又是附庸風雅了,他們做什麼,懷歆一想就瞭然於心。既然激怒了這位寒門學子,定是有什麼他不曾見過或不曾適應的了。懷歆不由得據此而斷,不僅是一夫一妻,這位寒門學子,幼時生活,也該是沒有丫鬟服侍的,且並沒有兄姐已經成婚。他有可能是長子,平時父母相敬如賓,不曾顯出親暱的神態。
然後懷歆又繼續想到:一夫一妻,又沒有丫鬟服侍,看來即便是寒門,這家人在寒門中,也不算是富足的。不過勇氣倒是可嘉。既然有如此勇氣,父親怕是武人。懷歆再結合時間一想,是了!可能他父親是從前&ldo;八王之亂&rdo;時留下來兵敗的遺老,家眷在兵亂中遺失了,該是新娶了嬌妻。只有兵敗的遺老,才會把自己兒子養出不將當朝權貴放在眼裡的氣質。
懷歆想完了這些,便又想別的去了。
如今一見古驁,懷歆看了古驁的衣飾,立即就對自己昨日的推斷審查了一番,看來大體是不錯的。至少從古驁的灰布衣來看,寒門中的寒門這一點,應該是沒差了。懷歆對於古驁的興趣,本是停留在對自己的推斷聊做參照。可聽了古驁說七史梁惠王的見解,他又不禁高看了古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