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話·上 桃李子歌(第2/3 頁)
聞言亦發笑,心底竟莫名泛起一股酸澀。竇氏雖扶風郡望,可妻子卻是首至岐州。因為皇帝所養,自幼長於深宮的她註定著非同一般,且小小年紀語驚四座,更是氣度非凡。故昔日神武公為女招親的訊息一經傳出,立在京畿各地引起全城轟動,諸貴子弟爭相前去,皆望一展才華求得傳聞中的前朝縣主,他自然亦在求親之列。或是上蒼眷顧,他本只望一睹前朝帝甥之風華,未料竟雀屏中選得此佳婦。她聰慧果斷,大興城落成時,她勸自己率先響應皇帝詔令,捐宅建廟弘揚佛法,此舉果悅帝心令自己入為千牛備身;她孝順知禮,母親嚴苛暴躁,病篤時諸嫂皆懼奉藥稱疾而退,惟她晝夜扶侍不脫衣履。人人皆贊她賢婦,可誰又知其中辛酸?一場政變令她最感恩的舅族被屠殺殆盡,婚後不久神武公夫婦相繼病逝,加之兄長早年病卒,其至親血脈幾近零落……
一聲輕嘆落至心底,李淵擁住她的削肩,故作輕鬆笑道:“岐州亦為要地,往後便是你……我的家了。”
“岐州雖好,到底不比京師。且任期不過三年,郎君切莫松怠。”結髮近廿載,竇氏再瞭解丈夫不過。他雖溫厚體貼,卻性無堅固,若不勤加勸勉,極易頹喪意氣。
“……嗯。”李淵訕笑,又道,“曇遷阿師將至鳳泉寺起塔,請娘子妥善安排內務。”
“先聞阿師去往蜀地,怎又來了岐州?”
“原是如此。然蜀道艱阻盤折,阿師年事已高,故公卿諫止,陛下便令阿師詣岐州,想來亦是為我們在岐州立威……”李淵輕捋著髯須,臉上略有欣慰。
竇氏淡道:“妾知矣。”
鳳泉寺起造靈塔的盛事伴隨著新任刺史的上任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因由深受皇帝敬重的曇遷高僧親自監造,故岐州百姓格外關注,不時有人響應詔令前來捐資。
這日,李淵視察靈塔建造程序後方是告辭曇遷。出了鳳泉寺門,見一布衣男子迎面走來,李淵只當禮佛或捐資之人,並未多加註意,呼了隨從牽過馬來,準備離去。
“唐公請留步。”
李淵聞聲望去,正是那位布衣男子。止步回身打量著他,滿心疑惑。
那人緊步上前拱手行禮:“某史世良,望借一步相談。”
李淵見其衣著樸素,料為平常庶民。然向以寬仁容眾無分貴賤著聞的李淵並未輕之,應允之下踱步至一旁。
史世良腳步相隨,待與人隔遠,方朝李淵作長揖:“某隻一言:公骨法非常,必為人主,願自愛,勿忘鄙言。”
李淵大驚失色,當即拂袖怒道:“小豎妄言!若再胡謅生事,孤必將爾繩之以法!”
史世良早料其如此,不為所懼,淡笑道:“公且息怒,某之相面無不應驗,斷不會錯。”說罷竟無所畏懼再揖離去。
史世良熟諳世人心理,自然不懼被捕。果然不出一日,即有人來訪。
“先生大失所望罷……”
迎出去,竟是一位女子,身旁還立著一位童妾。史世良亦還禮,警惕地打量一眼訪客,只見長長的幕籬黑紗下裙面花飾素淡,卻難掩精美做工;高挑的身形靜立於院前空地上,依稀可見舉止間的華貴氣度。
竇氏知其疑惑,隱晦道出來意:“先生昨詣鳳泉寺,斷不止‘一言’罷……”
史世良恍然大悟,連連作揖:“史某失禮,夫人請進。”
竇氏還禮作謝,隨他入院時,順便透過薄紗觀察幕外光景:籬笆牆下菜畦雜草叢生,顯是無人打理;低矮的茅屋泥牆剝落,彷彿隨時傾塌;緩步入內,屋裡陰暗潮溼,狹窄得不能再容一人。如此陋室,怎麼看也不像以善相面而聞名岐州的史術士之宅。
“寒舍簡陋,委屈夫人了。”史世良請她入座,臉色頗是尷尬。
竇氏笑了笑,毫不介意地入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