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巡的發配(第2/2 頁)
這種階下囚,這一路怕是要吃盡苦頭了。
周奎非得要帶著枷鎖充軍發配,唬的那幾個官差紛紛下馬,其中一個頭目慌忙拱手道:“國丈爺恕罪,您的身子怎受得了這等苦楚。你還是早些上車歇息,小人們用不了一兩個月,就把您送到襄陽去了。”
周奎卻執拗起來:“不,我要帶著枷鎖,我要充軍發配。”
適可而止也就好了,惹急了這些官差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畢竟,如今你已經是落架的鳳凰不如雞了。那官差的臉色明顯有些難看起來,周奎卻已經不為所動,還在那裡跳腳爭執。
家丁六福卻看出不對,慌忙拉住了周奎:“老爺,行了吧,咱還是趕緊上車吧。”
周奎就坡下驢,鬧了半天也就上了馬車,然後嘴裡還不忘罵罵咧咧。只是罵的不著邊際,畢竟他不敢點名道姓的罵自己的好外孫朱慈烺吧。
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詔令統一枷的型號,規定五尺五寸,兩端寬一尺五寸,用幹木製成,死刑犯戴的枷重三十五斤,徒罪、流罪犯人戴的枷重二十斤,杖罪犯人戴的枷重十五斤,長短輕重的資料都刻在枷上。
枷刑並非死刑,但其受刑者的痛苦程度,卻堪比砍腦袋。是換做滿清,動輒五六十斤重,有的時候能把人活活累死。
周奎真要是戴上了這沉重的枷鎖,怕是根本就到不了襄陽,早就在半道上被折磨死了。而此次所謂的充軍發配,只不過是個由頭罷了。一路人,周奎和家僕六福都優哉遊哉的坐在馬車上。沿途,都是由隨行的官差好吃好喝的伺候著。
甚至於到了地方,還有地方官員親自前來迎接。這些地方官員也是畢恭畢敬,一路小心伺候。這哪裡是充軍發配,分明就是出巡。
走了十幾日上,沿途都是被好吃好喝錦衣玉食的伺候著,周奎憤怒的心情才漸漸平復了下來。而到了襄陽,襄陽府的官員也會隆重迎接。在這裡,周奎也會被迫立上‘大功’,然後被皇帝赦免,重新回到京城自不在話下。
周奎的發配不過是做給天下人看的,實際上,人家的身份地位依舊。這讓周奎一路上,心情好了不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