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村外聽經(第2/2 頁)
”
“大師不曾有妻兒子息,我等凡人,嗣續其祖,如谷之滋,身有牽掛,當該如何破解,在下言語若有冒犯之處,還請大師鑑諒!”
吳正聽聞此處,雙眼越瞪越大,此人言之鑿鑿,立論煌煌,且句句在理,字字珠璣,雖沒將那佛法貶低的一文不值,卻是其中牴牾之處,當真令吳正自己聽後也心有動搖。
不知為何,吳正又回想起了隨州城中,那時,屈徵和裴子羽爭辯音律也是如此,後得雙音門主開導,方脫心魔,只是這人理論得滴水不漏,且看這大師又如何圓說。
老僧面色平平,如若無波之湖,無漪之水,雙手合十道:“施主出口成章,有理有據,真乃才子是也!”
那男子微微頷首,道:“大師過譽了,在下雖不算執經問難,卻也誠心求問。”
老僧微微抬眼,若有所思,設喻道:“如施主所言,嗣續其祖,如谷之滋,然知見障亦是如此,惡因得種,惡果得生,因果迴圈,不絕不息。”
“既知利之所趨,喜怒無常,身受世俗,不得脫身,是以父者喜怒無常,子者喜怒無常,孫者亦喜怒無常,何時待得當機立斷。”
“欲得脫身,唯有佛法,如受困頓,乃是取之無道,佛法六度萬行,不在廟堂,不在鬧市,不在世間,佛法六度萬行,亦在廟堂,亦在鬧市,亦在世間。”
“若施主誠心皈依三寶,兩者焉有不得,佛家弟子亦有耕田稼穡之人,入佛為入清靜,為離利慾,而非無為,剃度出家皆是輔佐成佛,若真佛存心,又何須此處,居家更無不可,再得言傳身教,然父者喜樂常伴,子者喜樂常伴,孫者喜樂常伴,惡果得脫也!”
一旁,那男子如得點化而金篦刮目,跟前眾人聽聞老僧此言亦紛紛點頭首肯,如受教益,吳正此刻對這老僧已然佩服得五體投地,一顆心何其湛然。
那男子呆愣良久,未言半字,再過許久,雙手一拱,揖禮道:“今日幸得大師開悟正覺,心結得解,在下感激不盡!”
老僧微微生笑,道:“施主不必過謙,凡所求者,必定經過持疑、解疑、得道這一過程,不得其疑,而刻受其理,亦不得正道也!”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再也沒了閒聽風語者,個個頂禮膜拜,謙恭拜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