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釀酒之法(第2/5 頁)
話憋了回去。奶奶的,智慧財產權要保護好啊!
一臉興奮的出了酒窖,狼吞虎嚥把一碗麵吃完,“好吃,好吃啊!”馮雁摸著肚皮快活地嚷道。
“小兄弟,再來一碗吧,還多著咧!”老者笑著說道。
“哦,不用了,老人家,這碗跟面盆都差不多大了,實在吃不動了,真過癮啊!”馮雁由衷感謝道。
“我能再來半碗嗎?”郭飛怯生生道。
“行嘍,還多著咧。老婆家,再下一碗!”青衫老者朝老伴喊道。馮雁此時投去了無奈的眼光:郭二傻子與常二桿子呆在一起,簡直就是雙料飯桶!
吃完飯,馮雁幾人與白家老少聊起天來。
“小兄弟,這釀酒過程中,溫度可要把控好咧,溫度高就時間少點,尤其是冬天要注意保溫,時間也要長一些!關鍵還是溫度,如果冬天保溫保的好,這頭一次發酵三四天也可以好跌。”
“這年頭糧食緊缺,酒窖裡蒸煮時用盆蓋嚴實,密泥封好,過幾日,便清澄咧,接取後,用乾淨的石塊壓上才能把酒糟壓幹。可不能浪費糧食……”
這位樸實的漢子說起釀酒真是滔滔不絕,難得碰上馮雁這麼好學的人。
“白大哥,附近有沒有杏花村呢?”馮雁心情忐忑的問道。
“莫聽說過。”白大哥有些迷茫。
“哎喲,問的不對啊。”馮雁暗自打臉。好像要到了那個牛叉的唐朝,汾酒釀造需要杏仁,出於釀酒需要,此地廣載杏樹,因此杏花村名才約定俗成。杏花村之名應該起源於大唐時期。現在問這個話有些過頭了。
郭飛此時又投來古怪地眼神。
離開白大哥家裡,馮雁在郭柵村又轉了一會,這村子比秋喜所在的小相村可大多了,差不多有二百多戶人家,在當時相當於一個鎮了。村子中
央還有一個大型的廣場,跟商貿集市差不多,聚集了很多前來購買酒水的客商。當地官府也派有專人看管,怕有人鬧事。當然,主要還是來抽稅的。
在中國古代,君主沉靦於酒,國有亡國之虞,臣下酗酒縱飲,則有廢職亡身之憂。而且吃飯都成問題的時代,釀酒靡谷耗糧,所以酒、鹽、鐵、茶等均屬於奢侈品行業,受到政府嚴格管控。在中國歷史上,統治時間長達近八百年的周朝曾經頒佈《酒浩於天下,規定凡聚眾飲酒者,一律處死:“群飲,汝勿佚,盡執拘以歸,於周(指成周城),予其殺。反正喝個酒就要砍頭,這要放在後世說出去會笑死人,隨你怎麼喝,就是走在大街上、躺被窩裡、爬樹上喝都沒人管你。當然了,只要別開車。
到了漢朝還實行過“榷酒制”。
榷酒,意思就是酒的專賣。即國家壟斷酒的生產和銷售,不允許私人從事與酒有關的行業。由於實行國家的壟斷生產和銷售,酒價或者利潤可以定得較高,一方面可獲取高額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此來調節酒的生產和銷售。實行榷酒,由國家宏觀上加強對釀酒的管理,朝廷可以根據當時糧食的豐歉來決定釀酒與否或釀酒的規模,由於在榷酒期間不允許私人釀酒,賣酒,故而比較容易控制酒的生產和銷售,從而達到節約糧食的目的。說起來宋朝的專賣是最具特色的,北宋的專賣有多種形式,大體上有二種,專賣制和承包制。據記載,還有一種專賣,即酒麴的專賣,官府壟斷酒麴的生產,由於酒麴是釀酒必不可少的基本原料,壟斷了酒麴的生產就等於壟斷了酒的生產。民間向官府的麴院曲的生產場所購買酒麴,自行釀酒,所釀的酒再向官府交納一定的費用。這種政策在宋代的一些大城市,如東京汴梁,南京商丘和西京洛陽曾實行。
當今南晉政權實行的是徵稅制,大秦王朝實行的抽稅制,名詞不一樣但意思差不多。在大秦朝賣酒基本都是十抽三,如果糧食收成不好會增加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