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陰陽和五行是“氣”的基本運動規律。五行之“氣”一出,陰陽功能當下即得到落實——陰陽之氣處在生的狀態為木,處在長的狀態為火,處在收的狀態為金,處在藏的狀態為水,生長收藏的轉化過程為土,這些都靠土來實現。於是,五行由具體的五種物質的原意,昇華到五種氣的運動形式的高度,由形而下上升至事物普遍發展規律的形而上的水平,即由“器”上升至“道”。
五行的排序在歷史上共有八種。我們現在常說的金木水火土的排序,是依照戰國晚期的陰陽家鄒衍之說而來(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所取排序相同);同時,鄒衍也是歷史記載中最早用陰陽、五行為說者(詳見《漢書?藝文志》)。史上第一次申明五行之間生克關係的著作是《國語?鄭語》,其言:“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從而表明了五行已糅合在一起,發生了內在的生克關係。值得探討與求證的是,五行的定義與使用在《易經》中卻沒有任何體現——《易經》只言陰陽不言五行。而五行、五音、五味、五臭等的具體分類最早見於漢代劉安的《淮南子》中。
五行中,“五”是數詞,“行”是動詞。行是作用、過程及其變化。《說文解字》釋“行,人之步趨也”,也就是邁步行走的意思,進而可引申為行動、執行、運動。類似的說明有很多,如“天地動靜,五行遷復”(《素問?五執行大論》);北宋邵伯溫雲:“金木水火土,致用也,以其致用,故謂之五行,行乎天地之間者也”;明代大儒來知德亦說,陰陽“二氣交感,生成萬物者,流行也”……因此,行而不止、迴圈往復為五行。由此可見,氣運是不斷變化的。
五行是流行,是五種靜態元素在不停作用。
易學的中流在五行,五行接本末。五行在臟腑,本末在四肢(人身有生機之處,唯有五臟六腑)。因為五行在中流,不會逆流而上,只會往下走,故五行只通根本,不通源頭。
源清流濁,吃下的是好的,順流而下後排出來的都是髒的。
真正清楚理解了陰陽五行的大義,就能夠做到源遠流長。
和而不同
“和”為古字,見於金文和簡文。在古漢語中,“和”作為動詞,表示協調不同的人和事並使之均衡。如《尚書?堯典》:“百姓昭明,協和萬幫”(這裡強調的是“萬幫”,而不是融為“一幫”,“一幫”為“同”)。古“和”字還有“順其道而行之”,不過分,得其中道的意思。在“和,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廣韻》)和 “剛柔得道謂之和,反和為乖”(《新書?道術》)中,“和”都是和諧適度的意思。基於“和”的本義,莊子把“太和萬物”作為他的最高理想。
有“和”就有“不同”。據《左傳》和《國語》記載,齊國的大臣晏嬰,有一次拜見齊侯時,齊侯對他說:“唯據與我和”。“據”指的是齊侯侍臣,姓梁,名丘據。晏嬰說:“梁丘據不過是求‘同’而已,哪裡談得上‘和’呢”?齊侯問:“‘和’與‘同’難道還有什麼不一樣嗎”?晏嬰說:“像梁丘據那樣的人,你說對,他也說對,你說不對,他也說不對,有什麼用呢?”他認為“不同”是事物組成和發展的最根本條件。這引出晏嬰的一大篇議論。此後,“和而不同”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觀念之一。
後來,孔子也吸收了晏嬰的思想,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總結起來說,“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協調“不同”,“和”的作用就是要探討諸多“不同”之間如何共處。這一思想也鮮明地體現在“五行學說”裡。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玄學
社會學科有隱學和顯學之分,易學本身是隱學。隱學的主體就是玄學,妙法凝玄!隋代佛教天台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