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2/2 頁)
權的迷信家殺掉無權的迷信家能算是革命家嗎再則,就其內容來講,侯生,盧生對秦始皇的批評基本上是切中要害的,沒有言過其實的誣罔謾罵之語而秦始皇卻以&ot;誹謗我,
秦始皇功過
以重吾不德&ot;為藉口,搞了一場&ot;坑儒&ot;奇案從社會效果看,如果坑儒之後帶來了文化的新發展,我們完全可以從另外的角度來評價秦始皇的這一粗暴行為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秦始皇以反覆古為名走到了極端的文化專制,一怒之下又殺了那麼多人,這難道能稱得起是革命嗎綜上所述,秦始皇所採取的某些政策,措施,就單項推論,似乎無可非議;然而卻被另外一些政策,措施所抵消,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或起點不誤,落腳點卻走到了起點的反面這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任何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政策,措施的貫徹執行,都必須有一個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社會上的各個階級,階層,特別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直接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人民,能夠進行起碼的正常的生活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篇著名悼文中說過:&ot;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
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為基礎&ot;沒有這樣一個基礎,想從事任何其他活動都是根本不可能的
秦始皇恰恰從總體上無情地破壞了這樣的基礎他的破壞來自兩個方面:首先,秦始皇好大喜功,他超越戰後秦朝物資匱乏,人丁稀疏的現實,不惜動用大量民力財力,進行一系列浩大的工程古長城,如龍騰蛇伏,綿延萬裡,巍巍壯觀它所表現出來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力量和無窮智慧,仍為今天的人們所嘆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