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第10章 京城改造計劃下
垂拱殿,宋真宗對王曾和張知白囑咐:「朕的皇兒,雖然年幼,但身負天賜奇術,爾等不可小視。昨日向朕提出京城環境張亂差,臭味熏天,易滋生疾病,欲改善京城環境。兩位愛卿,均乃朝中重臣,學識淵博,望用心助之。」
「微臣遵旨!」王曾和張知白齊聲答。
宋真宗揮了揮手,對他們說道:「兩位愛卿,過會就去坤寧宮見朕皇兒,好好把事辦好。」
「微臣領旨,臣等告退!」王張二人離開垂拱殿,前往坤寧宮。
話說這王張二人也不是簡單角色,歷史上都曾為宋仁宗時期宰相。此時,王曾任職尚書主客郎中,也就是相對於外交部大臣,主管禮儀方面的,京城改造需要其教化百姓。張知白現任職工部侍郎,可負責土木工程。
「臣等奉旨來遲,殿下恕罪!」王張二人拜見趙受益,齊聲唱諾。
「不知殿下有何安排,臣等謹遵吩咐。」
「兩位大臣辛苦了,勤於國事,還要為本殿下的事操勞,餘心中甚是有愧啊!」趙受益深得中華民族尊老愛幼之優良品德,時刻不忘尊敬老人。
「吾詳計多日,得次計劃書一份,兩位大臣請觀之,若有不適之處,請提出再議。」趙受益將寫好的計劃書遞給二人觀看。
一盞茶的功夫,兩位大臣已然看完計劃書。
趙受益開始對兩位講解:「想必兩位大臣已經看完這份計劃書了,那麼本殿下就來給兩位解釋一下裡面的相關內容。這份計劃就主要兩個方面,其一,頒布相關衛生法規,教化百姓,規範行為習慣,這方面希望王大人鼎力相助。其二,規劃城內排汙系統,修建汙水處理系統,劃定垃圾堆放位置,集中處理垃圾,安排衛生維護人員。這裡是本殿下擬定的相關法規和城建規劃,兩位大臣拿去討論一下,然後馬上開始實施吧。」
不日,各城牆根維圍滿了人群,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正在向周圍人群講解張貼的公文。
只聽這個人大聲說道:「諸位肅靜,待小生給諸位講解一下這份公文。這公文上說,當今慶國公上書皇上改善京城環境,皇帝陛下封其為京畿改造使,著著尚書主客郎中王曾和工部侍郎張知白協助。即日起,大家都要講究衛生,勤洗澡換衣服,不得隨地大小便或吐痰,各家汙水須和垃圾倒入指定地方,有各街坊衙役負責督促,如有違者輕則罰金,重則勞役。」
聽到會被處罰,眾人頓時沸騰了,各種叫囂聲此起彼伏。書生使勁吼了幾嗓子才壓住場子,然後繼續讀:「大家不要驚慌,公文上寫的明明白白。以後朝廷會派出衙役教大家規矩,只要按規矩做,每月會評比出衛生先進家庭或店鋪,將給以白銀百兩嘉獎,通報全城。望大家相互監督。」
各處百姓瞭解了公文內容都慢慢散去,全城百姓都開始八卦這個環境改造和衛生條例。他們此刻還只是在腦海中想像,更多的人是衝著那百兩獎金去的,誰都沒有想過或想到這些舉措會帶來何種變化。
沒過幾日,工部便召集工匠和小工開始按照趙受益的計劃施工。只見一條條水溝,底部和兩側都有石板鋪墊,頂部也有較厚的石塊蓋著。這些水溝沿著一條條街道延伸,每家門前修有倒水的入口,以柵欄擋住大塊垃圾,然後在大道上匯聚,統一流向城外。城外出水口處,數個大型水塘正在施工中。城中的汙水經溝渠流進這些水塘,經過沉澱後排周邊的森林,沉澱可收集作肥料。這個時代的汙水基本都是生活汙水,沒有化工汙染,經簡單處理就是最好的土壤肥沃劑。
一月後,在大宋皇帝的大力支援下,各級官員的努力下,京城改造終於接近尾聲。京城面貌煥然一新,只見各街道每個一定距離就有一所公廁矗立,大木桶做的簡易垃圾箱也隨處可見。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