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2 頁)
&ldo;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那個兇手應該就是林啟華。&rdo;李亭加重了語氣。
&ldo;別逗了,那是個女的。&rdo;唐刑立刻回道。
李亭:&ldo;你為什麼這麼相信她就是個女人?&rdo;
唐刑:&ldo;我看到了啊!&rdo;
李亭:&ldo;你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的嗎?&rdo;
唐刑:&ldo;李亭你什麼意思?!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親眼看見的還能有假?再說我從來就沒有看錯過!&rdo;
李亭:&ldo;真不知道你從哪來的這麼盲目的自信?對你的能力嗎?還是對你自己的眼睛?&rdo;
唐刑:&ldo;李亭,我告訴你,不論是我的能力還是我的眼睛,我都有百分之一萬的自信!&rdo;
李亭:&ldo;可惜你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瞭解自己的能力啊。&rdo;
唐刑:&ldo;你放屁!老子自己的能力,我自己會不瞭解?難道你比我還瞭解?&rdo;
李亭:&ldo;也談不上了解,只是比你更清楚一點細節而已。&rdo;
唐刑:&ldo;切,接著逞能。&rdo;
李亭:&ldo;你不信?就比如你能力的時間,我就比你更有把握。&rdo;
唐刑:&ldo;時間?我能力的時間是經過n多次實驗之後確定的,你憑什麼說你比我更清楚啊?&rdo;
李亭:&ldo;就憑你上次在林振家時用的那次和吳琦這次。&rdo;
唐刑:&ldo;有屁快放。&rdo;
此刻的唐刑是衝動的,其實這一點不難理解。
當人一旦在某一個領域達到一定高度或者對自己某方面的認知過於自信的時候,他們往往都是不允許被別人質疑的,哪怕別人拿著成千上萬個能夠反駁他們的例子擺在他們面前,其中一部分內心脆弱的人依然會不死心的給自己找理由試圖挽回自己的心理落差和眼前對於自己來說失控的局面,當然,這一部分人中也偶爾會出現一個兩個人實在經受不住別人的&l;冷嘲熱諷&r;和自己的&l;失敗&r;、&l;偏見&r;而變得與之前判若兩人,甚至出現精神、行為失常的情況。
但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像唐刑這樣的普通人,他們不甘於現實的殘忍,但又明白自己的不足,他們在聽到別人指出他們的問題時候,顯得衝動,但又願意嘗試聽取別人的意見,雖然他們不一定會真的感恩那些指出他們問題的人,但他們一定會在下一次思考或者對類似事件付諸行動時候下意識的參考這些人的&l;建議&r;。
無疑,對於唐刑來說,李亭現在就是那個無情的指出了他問題的&l;惡人&r;。而李亭的例子也很簡單,首先是他在林振家中等唐刑能力結束時收起那個計時器,雖然唐刑一再強調自己能力的時間是透過反覆試驗最後確認的,但李亭更相信冷冰冰的機器是不會騙人的。
第二則是根據案件的發展,且不提羅有餘死前,兇手能不能在一兩分鐘之內完成換衣服,準備流食的這些行為,單就吳琦死前從書桌到浴室,再到窗前的血液凝結時間可鑑別區分這件事來看,唐刑的能力時間就不止三分鐘,也同時推翻了當時目擊者所的口供,因為從後來唐刑帶回來的訊息中可以知道,吳琦在接到刑偵科民警到跳樓之間還接聽了一個,而且是一個重要到直接促成她後來跳樓輕生的,這樣算來,三分鐘的時間對於吳琦來說實在是太倉促了,更何況根據唐刑的描述,吳琦當時的精神狀態極為平靜,就像是早為這一天做好準備了一樣,而一般在這種有預謀的輕生的心理狀態下,吳琦作為輕生者會更加的謹慎,她會更注意自己的行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