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英主賢后高坐明堂,萬歲萬歲萬萬歲!(第1/2 頁)
路上耽擱了會兒,進宮時已是傍晚。
李榮貴慣熟宮中事,六局二十四司安排得妥妥當當,邵沉鋒、賀芳亭帶著兒女一進宮,各職司太監、宮女們便上前服侍。
行走坐臥,都伺候得周到舒適。
但邵沉鋒與賀芳亭沒空享受,看著寶華宮裡褚中軒的屍首,皺眉問鄭增華,“老大人,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他在等我們麼?”
他們當然知道陳麗妃殺了褚中軒,但該走的過場還是得走。
鄭增華乾巴巴地道,“許是陳麗妃為父報仇。”
陳麗妃還真敢跑!
聽她密議時那語氣,明明是殺了昏君之後,要以死盡孝。
哎,跑了就跑了罷,年紀輕輕的,好死不如賴活著。
賀芳亭:“老大人有何證據?”
鄭增華:“......娘娘何意?”
讓陳麗妃頂罪,是計劃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她自己願意的。
他不信賀芳亭不明白其中奧妙。
褚中軒必須得死,但不能死於邵沉鋒、賀芳亭手中。
司馬昭殺魏帝曹髦,遺臭千年,邵沉鋒、賀芳亭也許不怕史書上的惡名,但他還是想替他們解決這個難題,也是給後世子孫留點福廕。
不過他也不能殺褚中軒。
其他大臣也不敢殺。
大家都精得很,不肯留下弒君的名聲,也怕被邵沉鋒清算。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膽量都是練出來的,敢弒殺一位君王,就有可能弒殺第二位,所以沒有哪個皇帝會重用弒君者。
哪怕這君王惡貫滿盈。
換句話說,弒君這事兒實在太惡劣,一般人擔不起,動手殺曹髦的成濟、成倅兄弟,也成了司馬昭的替罪羊,被司馬昭誅了三族。
血淋淋的例子在前,誰還敢動手?
陳麗妃敢,是因為恨極了褚中軒,也是因為了無生趣。
......可能臨死前忽然發現生命的可貴,就跑了。
賀芳亭笑道,“我在朔北,也知道褚中軒生性殘暴,宮人多受其苦。或許,是哪位宮人為民除害。”
褚家主掌天下兩百多年,不乏忠心臣民,褚中軒若活著,那些人也許會指責他,但他若橫死,為他報仇就成了應有之義。
就算陳麗妃躲藏得好,她的家人呢?也必將承受那些人的怒火。
鄭增華:“......不是陳麗妃?”
賀芳亭肯定地道,“不是。”
鄭增華:“......那是誰呢?”
賀芳亭一笑,“誰知道,無名無姓的宮人,已服毒自盡。”
她也可以說褚中軒是自己喝了鴆酒,但實在不想。
這小畜生就應該是被人所殺,受盡痛苦,死相悽慘。
鄭增華:“陳麗妃呢?”
賀芳亭:“已香消玉殞。”
褚中軒都死了,世上哪還有陳麗妃?只有一個逃出重重宮闕的陳姓女子。
鄭增華躬身拱手,“娘娘慈悲!”
又見邵沉鋒並無異議,暗想賀王妃像個當家做主的人,心裡對她更多幾分敬畏。
這位皇后,能管的似乎不只是內宮。
等鄭增華告退,李榮貴找人收殮褚中軒,邵沉鋒特意吩咐用薄棺,李榮貴連聲應下。
晚膳後,邵沉鋒忽然來了興致,拉著賀芳亭爬上宮中最高的觀星樓,俯視下方,嘆道,“皇宮景緻,果真不同凡響!”
看著京城繁華處連牆接棟,層臺累榭,賀芳亭也有些心潮起伏,“咱們站得高,風景便更好!”
邵沉鋒微微低頭,凝視著她的雙眼,無比認真地道,“芳亭,這大好河山,你我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