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金庸模仿秀(第2/3 頁)
……
楊葉琢磨了一陣,在音樂和小說之間,選擇了……我全都要!
這年頭,香港音樂根本就沒有發展起來,由於港英政府從1968年開始推行去中國化,學校不準再教國語,所以國語歌日漸式微,大街上流行的是英文歌。
至於粵語歌,現在還上不了檯面。
今年剛剛成立的溫拿樂隊,就是以翻唱英文歌為主。
而一代歌神許冠傑要等到明年才會發行粵語專輯《鬼馬雙星》,揭開香港粵語流行樂的序幕。
既然如此……粵語歌祖師爺這個頭銜,是楊葉的了!
不過要選擇哪些歌,楊葉一時之間還沒想好,他決定先把小說弄出來再說。
寫小說自然要寫現在最受歡迎的武俠小說。
就在去年,金庸宣佈封筆,世界是古龍的了。
這兩位大神的作品都沒法抄,溫瑞安已經寫出《四大名捕》,也沒得抄。
梁羽生比金庸還早呢,而且他的小說很無趣,不抄也罷。
抄黃易的小黃文嗎?或者抄後世的網文?
黃文可以抄,網文對這個時代來說太過超前,就算了。
不過……楊葉忽然想到,金庸雖然封筆了,但江湖上對金庸小說的熱情還在啊。
後世有一個人,寫的小說堪稱金庸超級模仿秀。
這個人叫做鳳歌,他寫的小說叫做《崑崙》、《滄海》。
在大陸新武俠時代,以《今古傳奇武俠版》為平臺,《崑崙》風靡一時,銷量破百萬冊,被譽為“大陸新武俠”的扛鼎之作。
而大眾對這本書的評價則是……非常之金庸。
抄《崑崙》的話,一定會大受歡迎吧?
嗯,就這麼定了。
……
楊葉決定抄《崑崙》,然後發表在《明報》上,稿費倒是其次。
主要是藉此和金庸拉拉關係,到時候買他小說的版權就方便多了。
在這個年代,金庸小說版權就是一座金山啊!
《崑崙》有一個前傳,叫《鐵血天驕》,只有八萬字。
鳳歌當初把這部小說放在初代文學網站“榕樹下”供人免費觀看,結果火了,大家都說這小說深得金庸真傳。
不久之後,《今古傳奇》的主編看到了這篇小說,那時候這家雜誌社正準備辦一個“武俠版”,就邀請了鳳歌到武俠版做編輯。
鳳歌到了《今古傳奇》後,便開始了《崑崙》的連載,不僅憑藉這本書把“武俠版”帶到巔峰,還被封為大陸新武俠第一人。
楊葉找來一堆稿紙,便坐在桌前,一筆一劃地開始碼字,一邊碼一邊嘆氣。
“這年頭,連臺個人電腦都沒有,還得手寫,真他媽累啊!”
一口氣寫了三天,總算把《鐵血天驕》寫完。
楊葉伸了個懶腰,甩了甩快累斷的手腕,往窗外看了一眼。
灰濛濛的,也不知道是白天還是黑夜。
九龍城寨的房子一層層地堆在一起,遮天蔽日,只有在正午的時候,才能在城寨正中央的炮臺那裡,看見直射下來的一束陽光。
楊葉把書稿收好,洗漱了一番下樓,他打算去吃點東西,然後帶著書稿前往明報大樓。
由於不分白天黑夜,所以城寨裡二十四小時都有店鋪營業。
城寨就一巴掌大,楊葉走了沒幾步,就碰見了高佬明,他正在和人談生意。
一個穿著制服的妙齡女郎,正站在粉色的燈牌前,揮手喊著:“學生妹,學生妹,要不要啊!”
高佬明猥瑣地問道:“多少錢?”
“一百塊!”
“五十塊全套行不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